-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孙 何 丁 谓 宋 /王 禹 偁 三 百 年 来 文 不 振 ,直 从 韩 柳 到 孙 丁 。如 今 便 可 令 修 史 ,二 子 文 章 似 六 经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不振(bù zhèn)的意思:不振指状态不佳、不兴旺、不繁荣的意思。
韩柳(hán liǔ)的意思:形容人的外貌或风度优雅、文雅。
来文(lái wén)的意思:指接收到的信函、文书等。
六经(liù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论语》的总称。也可泛指中国古代六部经典。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如今(rú jīn)的意思:指现在,表示当前的时间或情况。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修史(xiū shǐ)的意思:修正历史的错误,纠正历史的偏差。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禹偁所作,名为《赠孙何丁谓》。诗中“三百年来文不振”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唐末至五代期间文学衰落的感慨,而“直从韩柳到孙丁”则指出了这一时期唯有韩愈、柳宗元和孙樵、丁易至等少数几位文人可圈可点,他们的文章风格各具特色,影响深远。
接着,“如今便可令修史”表明作者认为现今已是可以记录历史之时,而“二子文章似六经”则盛赞孙何和丁易至两人的文学成就,将其比喻为像儒家经典《六经》那般重要和权威。这样的评价不仅体现了王禹偁对二人文学造诣的高度认可,也反映出他希望通过这种赞誉来激励和推崇当时的文学创作。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历史感,还透露出他对于文学复兴的迫切期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萧二十三庆中
萧乎萧乎,忆萧者嵩山之卢。卢扬州,萧歙州。
相思过春花,鬓毛生麦秋。
千灾万怪天南道,猩猩鹦鹉皆人言。
山魈吹火虫入碗,鸩鸟咒诅鲛吐涎。
就中南瘴欺北客,凭君数磨犀角吃。
我忆君心千百间,千百间君何时还,使我夜夜劳魂魄。
登蒲塘驿沿路见泉谷村墅忽想京师旧居追怀昔年
青山导骑绕,春风行旆舒。
均徭视属城,问疾躬里闾。
烟水依泉谷,川陆散樵渔。
忽念故园日,复忆骊山居。
荏苒斑鬓及,梦寝婚宦初。
不觉平生事,咄嗟二纪馀。
存殁阔已永,悲多欢自疏。
高秩非为美,阑干泪盈裾。
荅刘西曹
公馆夜云寂,微凉群树秋。
西曹得时彦,华月共淹留。
长啸举清觞,志气谁与俦。
千龄事虽邈,俯念忽已周。
篇翰如云兴,京洛颇优游。
诠文不独古,理妙即同流。
浅劣见推许,恐为识者尤。
空惭文璧赠,日夕不能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