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板荡(bǎn dàng)的意思:形容局势动荡不安,没有稳定。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废兴(fèi xīng)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失去兴盛、衰落。
光气(guāng qì)的意思:指光芒四射、气势磅礴。
科目(kē mù)的意思:指学科或课程,特指学校教学中划分的各门学科。
礼闱(lǐ wéi)的意思:礼仪之门,指官方举办的礼仪仪式。
蓁芜(zhēn wú)的意思:指植物茂盛繁荣的样子。
史家(shǐ jiā)的意思:指历史学家,也泛指研究历史的人。
天心(tiān xīn)的意思:指人的内心淳朴善良,充满正义和仁爱之心。
文体(wén tǐ)的意思:文体指的是文学作品的风格和形式。
养士(yǎng shì)的意思:培养人才,教育士人
义士(yì shì)的意思:指有志向、有抱负,为了正义和公理而奋斗的人。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朱衣(zhū yī)的意思:指皇帝、太子等高官身穿的朱红色衣服,也泛指高官显贵。
资格(zī gé)的意思:指某人具备或符合担任某个职位、角色或参与某项活动的条件和要求。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名为《吴市得题名录一册,乃明崇祯戊辰科物也,题其尾一律》。龚自珍是中国晚清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诗歌往往蕴含深邃的思想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在这首诗中,龚自珍通过描述明朝崇祯年间科举考试的场景,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人才选拔制度的思考。诗中的“天心将改礼闱徵”暗示了政治变革即将到来,而“养士犹传十四陵”则可能暗指培养人才的传统仍在延续,但“十四陵”可能象征着历史的沉寂或某种衰败。
“板荡人材科目重”一句表达了在动荡时期,人才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而“蓁芜文体史家凭”则强调了在学术研究中,文本和文体对于历史学家的重要性。接着,“朱衣点过无光气,淡墨堆中有废兴”两句,通过对比朱衣(古代官员的服饰)的光华与淡墨(可能象征文人的朴素或历史的沉淀),表达了对人才选拔和学术评价标准的反思。
最后,“资格未高沧海换,半为义士半为僧”两句,以“沧海换”比喻社会的巨大变迁,指出在这样的变化中,既有坚持正义的士人,也有遁入佛门的僧侣,反映了诗人对社会转型期复杂人性和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龚自珍对历史与社会变迁的独特见解,也体现了他对于人才选拔、学术评价以及个人选择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洞仙歌.自寿娄江
一碧动鲈鱼佳兴,浩荡鸥波放烟艇。
过溪桥,十里香稻垂花,秋未晚,远渚芙蕖万柄。
野翁能爱我,酌酒烹鸡,何处渔歌更堪听。
醉起试推篷,骤雨初收。斜阳外、山光云影。
愿百岁、逍遥瀼西东,任华发星星,换来青镜。
咏怀三首·其三
少小秉微尚,游心在《六经》。
苒苒岁年迟,乃与尘事冥。
入秋多佳日,何以陶我情。
园蔬青可摘,新谷亦既升。
命室酿美酒,一壶聊复倾。
儿女在我侧,亲戚还合并。
终觞无杂言,但说岁功成。
至乐固如此,是外徒营营。
三阁图
金陵新阁空中起,虎踞龙蟠凤双掎。
沈檀雕柱阚玉螭,丽华吹笙綵云里。
水晶帘空滤明月,三十六宫白于水。
红尘巴马四百秋,五城步障五花毬。
綵缯山头盖宫殿,山前十二银潢流。
健娥五百曳锦缆,金莲吐影上下金银州。
二三狎客混歌舞,中有酒悲泪如雨。
嘉州讽谏三阁图,秦川别幸千花株。
回鹃队,鸦群呼,夜半卷土昌泸渝。
黄茅缚髻口衔璧,草降表,王中书。
呜呼,《玉树》声中作唐虏,门外崇韬是擒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