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思(bié sī)的意思:指放下思虑,不再烦恼或忧虑
不分(bù fēn)的意思:不加区分,不作区别
草迷(cǎo mí)的意思:形容人迷恋于花草树木,痴迷于园艺或花草观赏。
促驾(cù jià)的意思:催促前进,驱使前进
春江(chūn jiāng)的意思:春江指的是春天的江河,是形容春季景色美丽、生机勃勃的意象。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飞蓬(fēi péng)的意思:形容人行走无定所,四处漂泊。
鹤书(hè shū)的意思:指一种非常珍贵的书籍或文献。
橘树(jú shù)的意思:比喻人才或事物的出现能给人带来希望和喜悦。
努力(nǔ lì)的意思:用心力去做某事,不懈地付出努力。
前路(qián lù)的意思:指未来的道路或前途。
事迹(shì jī)的意思:指人的行动、事情的经过和结果。
思春(sī chūn)的意思:指年轻人在青春期对异性产生情感的憧憬和向往。
他时(tā shí)的意思:指将来某个时候,将来的时候。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习隐(xí yǐn)的意思:指一个人习惯于隐居,不愿与人交往。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须知(xū zhī)的意思:必须知道的事情或要点
野情(yě qíng)的意思:指人或动物在野外的情感、感受。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锴所作的《送别易公仙南赴浙江署即次留别原韵(其三)》。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几年拾栗从狙公,习隐徐无事迹同。”以“狙公”比喻友人,暗示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共同的生活经历,如同猴子之于老者,彼此相依相伴。同时,“习隐”二字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认同,暗含着对当前生活状态的反思。
颔联“徒枉鹤书能促驾,须知橘树不分丛。”运用了“鹤书”这一典故,象征着友人的才华与高尚品德,但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无奈与惋惜。而“橘树不分丛”则寓意着友情的深厚与不可分割,即使分别,也如同橘树般紧密相连。
颈联“野情芳草迷汧曲,别思春江注越中。”描绘了一幅离别时的景象,芳草萋萋,春江水涨,满载着离愁别绪。这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未来旅途的美好祝愿。
尾联“此去他时各努力,夕阳前路慎飞蓬。”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鼓励与祝福,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身处何方,都能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同时,也提醒友人在前行的路上要小心谨慎,就像在夕阳下飞行的蓬草,既要勇敢追逐梦想,也要注意安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未来期许的表达,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