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底径逶迤,人来犬未知。
天寒樵事苦,雨湿饭香迟。
这首明代诗人周是修的《田家杂兴五首(其二)》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的画面。首句“竹底径逶迤”展现了竹林小径弯曲延伸的景致,静谧而幽深。接下来的“人来犬未知”则写出农人的生活状态,人行其中,连犬都未察觉,反映出田间生活的宁静与淳朴。
“天寒樵事苦”一句,通过天气寒冷和砍柴的艰辛,传达出农人劳作的辛苦,体现了古代农民生活的不易。接着,“雨湿饭香迟”进一步描绘了雨中炊烟袅袅,饭菜虽迟但香气四溢的场景,流露出农家生活的温馨。
“草接茅檐长,藤穿瓮牖垂”两句,运用自然景物如草蔓、藤蔓,形象地描绘了简陋的茅屋环境,显示出田园生活的质朴。最后,“老翁衣百结,时却卖蚕丝”以老翁的形象收尾,衣衫破旧,却仍辛勤养蚕,偶尔出售蚕丝补贴家用,展现出农人的坚韧与勤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田家生活的艰辛与温情,表达了诗人对农耕文化的理解和同情。
岩里空寒玉有声,亭前渊静镜生明。
从他流入香尘去,不碍源头彻底清。
五洞深沈,九峰回抱,望中云汉相侵。
暮春天气,宫殿翠烟深。
一片山光澹净,溪月上、碧水浮金。
琼楼杪,仙人度曲,空外响虚音。
龙香,时暗引,青鸾白鹤,飞下秋阴。
露华冷、琼珠点缀瑶林。
犹记华胥梦断,从别后、几许追寻。
人间世,逝川东注,红日又西沈。
客有云自矩山来,急欲问公起虚左。
能言近履殊快活,更诵新篇极精妥。
奚奴添个富锦囊,樊子遣馀疏药裹。
田租不及胡椒斛,寿数行多念珠颗。
江涛恼杀浮海翁,野水白鸥閒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