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泷最是寒泷好,花底三秋雪湿衣。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泷水中航行的独特体验,通过对比上泷和下泷的不同感受,以及对“寒泷”的特别喜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知。
首句“上泷舟与雷霆斗”,形象地描绘了船只在泷水上游行时,与雷鸣般的水流力量进行着激烈的对抗。这里的“斗”字,不仅表现了水流的湍急,也体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勇敢与坚韧精神。
次句“下泷帆共水帘飞”,则转换视角,描述了船只在泷水下游行的情景。水帘飞动,仿佛是大自然为船只铺开的一条流动的幕布,帆与水帘共同舞动,营造出一种动态美。这一句通过视觉和动感的结合,展现了下行时的轻盈与自由。
第三句“诸泷最是寒泷好”,点明了诗人对“寒泷”的特别喜爱。这里的“寒”字,既可理解为泷水的寒冷,也可解读为诗人内心对某种清新、纯净之美的追求。“好”字表达了诗人对寒泷独特魅力的赞赏,暗示了在喧嚣与繁忙之中,寒泷所代表的宁静与纯粹,给予人内心的慰藉。
最后一句“花底三秋雪湿衣”,以花底的景象作为背景,将时间定格在秋天,仿佛置身于一片落英缤纷之中。雪花(此处或指雨雪)落在身上,既是对寒泷环境的进一步描绘,也是对诗人情感状态的隐喻。这句话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心灵得以净化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泷水不同阶段的航行体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视觉冲击力又富含哲理意味的艺术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晚春登大云寺南楼赠常禅师
花尽头新白,登楼意若何。
岁时春日少,世界苦人多。
愁醉非因酒,悲吟不是歌。
求师治此病,唯劝读楞伽。
和李中丞与李给事山居雪夜同宿小酌
宪府触邪峨豸角,璅闱駮正犯龙鳞。
那知近地斋居客,忽作深山同宿人。
一盏寒灯云外夜,数杯温酎雪中春。
林泉莫作多时计,谏猎登封忆旧臣。
卧听法曲霓裳
金磬玉笙调已久,牙床角枕睡常迟。
朦胧闲梦初成后,宛转柔声入破时。
乐可理心应不谬,酒能陶性信无疑。
起尝残酌听馀曲,斜背银缸半下帷。
分司
散秩留司殊有味,最宜病拙不才身。
行香拜表为公事,碧洛青嵩当主人。
已出闲游多到夜,却归慵卧又经旬。
钱唐五马留三匹,还拟骑游搅扰春。
雨中听琴者弹别鹤操
双鹤分离一何苦,连阴雨夜不堪闻。
莫教迁客孀妻听,嗟叹悲啼䛏杀君。
木莲树生巴峡山谷间巴民亦呼为黄心树大者高五丈涉冬不凋身如青杨有白文叶如桂厚大无脊花如莲香色艳腻皆同独房蕊有异四月初始开自开迨谢仅二十日忠州西北十里有鸣玉溪生者秾茂尤异元和十四年夏命道士母丘元志写惜其遐僻因题三绝句云·其二
红似燕支腻如粉,伤心好物不须臾。
山中风起无时节,明日重来得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