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亭信佳哉,丛篁供晚凉。
更欲坚公意,留诗冀勿忘。
边傍(biān bàng)的意思:指靠近边缘或近旁的地方。
不退(bù tuì)的意思:指坚决不退缩,不向困难或敌人屈服。
残暑(cán shǔ)的意思:指仍然炎热的残余夏季。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城隍(chéng huáng)的意思:指城隍庙,也指城市的守护神。
成行(chéng háng)的意思:指事物按照既定的规则、顺序进行,达到预期的目标或结果。
丛篁(cóng huáng)的意思:指密集的竹子丛,比喻人群众多。
从今(cóng jīn)的意思:从今以后;从现在开始。
檐宇(yán yǔ)的意思:指房屋的檐和宇,用来形容家宅或住所。
公意(gōng yì)的意思:公正的意见或看法。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红蕖(hóng qú)的意思:红蕖是指红色的荷花,比喻美丽的女子。
环佩(huán pèi)的意思:指人物的品行高尚,言行举止端庄秀丽。
夹路(jiā lù)的意思:指两边都有人或事物夹击,使人无处可躲的局面。
经始(jīng shǐ)的意思:指事物的开始或起源。
阔远(kuò yuǎn)的意思:形容距离遥远、广阔。
来效(lái xiào)的意思:指效法、模仿别人的行为、语言或风格。
清光(qīng guāng)的意思:指光亮、明亮
秋日(qiū rì)的意思:指秋天的日子,也可引申为秋天的景色或氛围。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舒长(shū cháng)的意思:指舒展身体或肢体,使其变得更加舒适和自在。
水云(shuǐ yún)的意思:指水雾弥漫的样子,形容景物或气氛朦胧不清。
退转(tuì zhuǎn)的意思:指行动或态度改变,由原来的前进或正面转变为后退或反面。
未易(wèi yì)的意思:指事物未经改变或未经易变,保持原状。
无边(wú biān)的意思:没有边界,无限广阔。
西北(xī běi)的意思:指方向为西北,也用来形容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勇敢向前的精神。
响环(xiǎng huán)的意思:指对同类人之中有名望、地位的人的称呼。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斜影(xié yǐng)的意思:指斜着的影子,比喻暗中行动或暗中影响。
行行(xíng x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都很出色、很好。
依依(yī yī)的意思:形容依恋不舍,情意绵绵。
幽荒(yōu huāng)的意思:荒凉、寂寞、幽静的意思。
云乡(yún xiāng)的意思:指遥远、神秘的地方。
中间(zhōng jiān)的意思:指事物的中部、中间位置,也可引申为指在两个事物之间。
水云乡(shuǐ yún xiāng)的意思:指水与云彼此相依相随,互相交融的美好景象。比喻两者相得益彰,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这首宋朝刘才邵的《题李知监野思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景象。诗中以秋风、残暑、清光、红蕖、松冈、水云乡、丛篁、月溪等自然元素,构建出一幅充满生机与静谧的画面。
首句“秋风挟残暑,秋日垂清光”点明了季节与时间,秋风虽已驱散夏日的炎热,但空气中仍残留着一丝暑气,秋日的阳光则显得格外清澈明亮。接着,“行行向城西,夹路红蕖香”描绘了诗人漫步于城西的路上,两旁是盛开的荷花,香气扑鼻,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松冈西北转,中间水云乡”进一步展现了景色的变换与丰富,松林与山冈在西北方向延伸,其间是云雾缭绕的水乡,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随后,“小亭信佳哉,丛篁供晚凉”则将视线聚焦于一座小巧精致的亭子,傍晚时分,竹林为人们提供了避暑的清凉之地。
“月溪响环佩,古来隐城隍”一句,通过月光下的溪流与古代隐士的生活场景相联系,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下来,“斜影分径柳,依依已成行”描绘了夕阳余晖下柳树的倒影,形成了一条美丽的路径,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
“萧然清思动,阔远无边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面对广阔的天地,思绪悠远,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最后,“公云方经始,从今辟幽荒”暗示了李知监正在着手开辟这片荒地,预示着未来的希望与变化。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出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义州之兵宿雄武,老者缚牛壮扼虎。
生来苦战无复畏,骑马杀胡安足数。
五月边陲月正生,胡人杀人声彻城。
可怜郭家两兄弟,提刀逐胡天始明。
狼山何高不可陟,洪沟之深深莫测。
帐下诸人尽爱死,见贼仍多相向泣。
当时实失主将谋,二千精锐同时休。
血作沟中水流赤,胡人歌唱来边头。
胡人争骑义州马,日日来牧长城下。
天生不有陈将军,洪沟之败难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