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玉河,最终抵达玉泉山静明园的宁静之旅。首句“界湖楼接静明园”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景致的连贯与和谐,仿佛湖上的楼阁与静明园紧密相连,营造了一种空间上的连续感和视觉上的美感。
“到岸维舟便入门”,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从水上到陆地的过渡过程,以及进入静明园时的轻松与自在。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物理上的动作,也暗示了心灵上的释放与归隐。
接下来的“此地祇宜诸品净”,表达了对静明园环境的赞美,强调了这个地方的纯净与高雅,适合各种美好的事物存在。这里的“诸品净”可以理解为各种美好事物的纯净状态,或者是对周围环境的高洁之美的肯定。
最后一句“笑予何事未忘言”,则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未能完全沉浸于自然美景中的反思。这句话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也流露出一丝遗憾,即未能完全放下世俗的杂念,达到真正的物我两忘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净化与解脱的渴望。诗中蕴含着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我反省的思考,体现了清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年来医事烦冗,诗酒竟废,癸卯新春,冰雪严寒,于枕上得述怀诗两律,录奉潘幼南·其二
弱草轻尘等此身,沧桑阅尽去来人。
即思往事知今日,好證前生与后因。
火上莲花皆幻相,雪中梅萼自精神。
夜游秉烛无多日,岁到明年又甲辰。
古意
南国有美人,高楼城南端。
问年如罗敷,生小有令颜。
三月蚕苦饥,不辞采桑艰。
春风如有意,吹遇南陌间。
何以赠美人,骊龙颔下珠。
团圞似明月,照耀合欢襦。
美人意不然,为怜采深渊。
何以赠美人,秋江多芙蓉。
盈盈艳云髻,灼灼辉玉容。
美人意不嘉,为怜非春花。
何以赠美人,荆山一片玉。
裁为约指环,素手绝尘俗。
美人意不欲,为怜曾刖足。
相见欲相亲,曷以将我怀。
粉黛君自有,我情非所谐。
徘徊思所赠,安得情非乘。
我欲陈此曲,归来抚素琴。
弹作陌上桑,慷慨有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