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哭 沈 行 彦 宫 教 宋 /王 洋 气 迥 神 清 形 骨 立 ,蓝 绶 纡 腰 垂 四 十 。年 侵 运 栉 发 蒙 丝 ,日 晚 煮 藜 羹 不 粒 。教 司 胄 子 禄 方 来 ,日 薄 西 山 风 已 急 。平 生 失 意 固 多 端 ,忽 向 幽 泉 犹 饮 泣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粒(bù lì)的意思:不精细、不细心、不细致
垂四(chuí sì)的意思:指年老体衰,行动不便。
多端(duō duā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具备多种才能或多个方面的特点。
发蒙(fā méng)的意思:指孩子刚开始学习时的初步启蒙阶段。
方来(fāng lái)的意思:自从以前到现在,一直到目前为止。
骨立(gǔ lì)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或气质非常坚强,刚正不阿。
蓝绶(lán shòu)的意思:指官员的品质和能力出众,是一种称赞的说法。
年侵(nián qīn)的意思:年岁逐渐增长,时间不停流逝。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日晚(rì wǎn)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一天一天地过去。
日薄(rì bó)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形容时光已经过去了大部分,事情即将结束。
山风(shān fēng)的意思:山风是指山区的风,也用来形容心境高远、胸怀宽广。
神清(shén qīng)的意思:形容头脑清醒,思维敏捷,精神焕发。
失意(shī yì)的意思:指遭遇挫折或失败,心情沮丧、不如意。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饮泣(yǐn qì)的意思:指因悲伤而大声哭泣。
幽泉(yōu quán)的意思:指深藏在幽静山谷中的泉水,比喻隐藏在深处的才华或美德。
栉发(zhì fà)的意思:形容非常恐惧或害怕。
胄子(zhòu zǐ)的意思:指人的头颅,也用来比喻人的首领或统治者。
日薄西山(rì bó xī shān)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了,形容时间已经接近尾声或事物即将结束。
- 注释
- 气迥:气息清新。
神清:精神清爽。
形骨立:形体挺拔。
蓝绶:蓝色的官印绶带。
纡:缠绕。
垂四十:垂至四十岁。
年侵:岁月侵蚀。
运栉:岁月如梳,形容时光流逝。
发蒙丝:白发渐生。
日晚:黄昏时分。
黎羹:粗米粥。
不粒:不食谷物。
教司:教育官员。
胄子:学童。
禄方来:微薄的收入。
日薄西山:夕阳西下。
风已急:风势渐紧。
平生:一生。
失意:不如意。
固多端:本就很多。
忽向:忽然。
幽泉:幽静的泉水。
犹饮泣:仍然含泪饮泣。
- 翻译
- 气息清新,形体挺拔,蓝绶绕腰,已垂至四十岁。
岁月流逝,白发渐生,黄昏时分,煮粥不食,生活简朴。
教育官职带来微薄收入,夕阳西下,风声渐紧。
一生多有不如意,如今身处幽静泉水旁,仍含泪饮泣。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丧失好友之后的哀伤与怀念。开篇“气迥神清形骨立,蓝绶纡腰垂四十”写出了沈行彦宫教之风采和气质,以及他佩戴官帽、系着蓝色腰带的仪表堂堂。数字“四十”可能暗示了他的年龄,也许是在告诫读者,他虽年过不惑,却仍遭遇不幸。
接着,“年侵运栉发蒙丝,日晚煮黎羹不粒”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诗人用“年侵运栉”来形容岁月对沈行彦宫教的影响,而“日晚煮黎羹不粒”则描绘了一种凄凉的生活景象,似乎在暗示即使是简单的饮食,也已失去了欢愉。
“教司胄子禄方来,日薄西山风已急”中,“教司胄子禄方来”可能指的是沈行彦宫教的到来或他的官职,而“日薄西山风已急”则是对时光流逝和气候变化的写照,这里诗人用景物描绘,传达了内心的悲凉。
最后,“平生失意固多端,忽向幽泉犹饮泣”表达了诗人的深切哀伤。诗中的“幽泉”可能象征着某种隐秘或偏僻之地,而“犹饮泣”则是说尽管时光已经流逝,但内心的悲痛依旧无法平复。
整首诗通过对亡友沈行彦宫教的描述和哀悼,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充满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失落与悲伤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