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瘦知吟苦,眉长见腊高。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见(zhǎng jiàn)的意思:指对事物的认识、见解长远、深刻。
佛座(fó zuò)的意思:指佛像的座位,比喻地位崇高、尊贵。
海门(hǎi mén)的意思:指出海门,比喻言辞直率,直截了当,毫不隐讳。
金鳌(jīn áo)的意思:形容人非常富有、权势显赫。
乞食(qǐ shí)的意思:指以乞讨为生,靠向别人讨要食物来维持生计。
香灯(xiāng dēng)的意思:指为祭祀或纪念某人点燃的香烛。
潇湘(xiāo xiāng)的意思:指湖南地区的风景和水色。也用来形容优美的风景或文人墨客的才华。
岩洞(yán dòng)的意思:指山洞或石洞。
瑶琴(yáo qín)的意思:指美妙的音乐或琴音,形容音乐声音悦耳动听。
杖锡(zhàng xī)的意思:指拄着拐杖的老人,用以比喻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人。
震旦(zhèn dàn)的意思:指大地震动,天地动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清源寺中生活的僧侣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
首句“震旦聊乞食”,点明了僧侣的身份和生活方式,他以乞食为生,游历四方,体现了佛教僧侣的行脚生活。接着“佛座涌金鳌”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佛座比作涌动的金鳌,既表现了佛座的庄严,也暗示了僧侣对佛法的虔诚追求。
“骨瘦知吟苦,眉长见腊高。”这两句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了僧侣的生活艰辛与修行的坚定。骨瘦如柴,说明了生活的清苦;眉长而高,象征着内心的坚韧与修行的深入。
“香灯岩洞月,杖锡海门涛。”这两句描绘了僧侣修行环境的静谧与壮阔。香灯映照下的岩洞月色,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而手持锡杖,行走于海门涛声之中,则展现了僧侣修行路上的孤独与坚定。
最后,“近失潇湘谱,瑶琴废不操。”表达了僧侣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潇湘谱是古代音乐中的经典之作,瑶琴则是古代文人雅士常用的乐器。这两句暗示了僧侣虽然身处佛门,但内心仍保留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即使在修行中,也不忘弹奏瑶琴,寻找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侣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修行过程中的坚韧、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