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思(bié sī)的意思:指放下思虑,不再烦恼或忧虑
波及(bō jí)的意思:波及指水波扩散的意思,引申为事物的影响扩散到其他事物。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干城(gān chéng)的意思:指坚固的城墙或堡垒,也用来比喻坚强的意志和才干。
涸鳞(hé lín)的意思:形容非常稀少,几乎绝迹。
隍鹿(huáng lù)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相貌丑陋,不堪入目。
骥足(jì zú)的意思:形容马的蹄子非常美丽,比喻人的才能出众。
旧事(jiù shì)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或旧时的消息。
龙光(lóng guāng)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或日光的光辉。
闽海(mǐn hǎi)的意思:指福建省的海域,也泛指福建地区。
萍梗(píng gě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不重要,像浮萍一样漂泊无定。
清尘(qīng chén)的意思:清除尘土,净化心灵。
他乡(tā xiāng)的意思:指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别的地方生活或工作。
天末(tiān mò)的意思:指天空的尽头或边际。
无津(wú jīn)的意思:形容没有水源,比喻缺乏生机或无法发展。
紫气(zǐ qì)的意思:形容吉祥、光明的气象出现。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的《答徐仲仁别驾时镇毕节》。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徐仲仁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镇守毕节的感慨。
首联“闽海当年别思频,风烟澒洞渺无津”描绘了与友人分别后,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如同闽海的风烟,浩渺无边,难以寻觅。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思念比作风烟,形象地表现了思念的深远和不可捉摸。
颔联“每缘旧事悲隍鹿,谁遣馀波及涸鳞”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提到每次想起过去的事情,心中便充满了悲伤,仿佛是在为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感到惋惜。这里的“隍鹿”和“涸鳞”都是借代,分别指代失去生命活力的事物和生命本身,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生命的深深感慨。
颈联“天末龙光悬紫气,途长骥足动清尘”则转向对友人徐仲仁的赞美。诗人想象着友人在远方,其光辉如同天边的龙光,紫色的祥瑞之气环绕,象征着友人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同时,友人长途跋涉,马蹄踏过的地方扬起清新的尘埃,也寓意着友人的足迹遍及四方,留下了美好的影响。
尾联“干城此日功逾懋,萍梗他乡遇转亲”是对友人当前处境的肯定和祝福。在今日,友人如同国家的城墙一般,功绩卓著,令人敬仰。即使身处异乡,如浮萍般漂泊不定,但与友人的相遇却让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体现了深厚的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成就的赞赏,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