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苞桑(bāo sāng)的意思:比喻尚未开放、未得到普遍认可的事物。
炳朗(bǐng lǎng)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光彩照人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点缀(diǎn zhuì)的意思:装饰、衬托,使事物更加美好。
奋励(fèn lì)的意思:
奋厉。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 樊噲 为上将,云‘愿得十万众横行 匈奴 中’,愤激奋励未失臣节也,不顾计之当与不当耳。” 宋 苏轼 《论特奏名》:“朝廷所放恩榜,几千人矣,何曾见一人能自奋励,有闻於时?” 明 张居正 《答宣大巡抚》:“然今后亦须奋励自检,以保晚节。” 郭沫若 《归去来·在轰炸中来去》:“但我们目前的 中国 是当以精神奋励为前提的。”参见“ 奋厉 ”。
伏波(fú bō)的意思:指屈服于强者,低头认输。
钩联(gōu lián)的意思:指通过巧妙地联系或联结,使两个或多个事物或观念相互关联、相互联系起来。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赫赫(hè hè)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威风凛凛的样子。
横披(héng pī)的意思:形容事物横贯、横跨。
后世(hòu shì)的意思:指将来的世代或后代。
金薤(jīn xiè)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非常优秀。
巨细(jù xì)的意思:指事物的大小、程度相差很大。
勒石(lè shí)的意思:勒石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用绳索或绳索的力量来固定石头,使其不会倒塌。引申意义为采取措施或方法来稳定局势或解决问题。
李唐(lǐ táng)的意思:指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唐代著名的诗人。
谟训(mó xùn)的意思:谋略和教诲。
前代(qián dài)的意思:指过去的时代或历史阶段。
穹碑(qióng bēi)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石碑或塔。
圣制(shèng zhì)的意思:指具有神圣权威的法令或制度。
圣经(shèng jīng)的意思:指具有极高权威和价值的书籍或文件,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具有指导意义的事物。
书题(shū tí)的意思:指文章或书籍的题目。
书法(shū fǎ)的意思:形容知识渊博,学问广博,深奥广大。
西南(xī nán)的意思:指方向或位置在西南方向,也可引申为指西南地区。
玄宗(xuán zōng)的意思:指事物的本质或真相。
训督(xùn dū)的意思:训,教导;督,管理。指教育和管理。
旨义(zhǐ yì)的意思:指出言语或行为的目的和意义。
执笔(zhí bǐ)的意思:执笔指握笔写字,也可以引申为担任写作或创作的工作。
字画(zì huà)的意思:指书法和绘画。
- 鉴赏
这首诗名为《观?古孝经》,是明代诗人谢承举所作。诗中描绘了对一块古代碑文的观赏与感慨。
首先,诗人以“穹碑大如隼”开篇,形象地描述了碑文的宏大与壮观,如同雄鹰般高耸。接着,“字画示古?”则点出了碑文的古老与历史感,字迹虽已斑驳,却依然透露着岁月的痕迹。随后,“炳朗金薤垂,钩联铁纽系”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碑文的精美与严谨,金光闪耀的字迹仿佛垂下的绿叶,而铁纽的连接则稳固而有力,象征着历史的连贯与传承。
“横披若伏波,坚竖如执彗”运用比喻手法,将碑文的布局比作蜿蜒的波浪与直立的彗星,生动展现了其艺术美感与力量感。接下来,“古人书法精,点缀分巨细”赞扬了古代书法家的精湛技艺与对细节的把握,每一笔一划都蕴含深意。
“圣经旨义明,谟训督奋励”则表达了碑文内容的重要性,它不仅揭示了经典的核心思想,还起到了激励后人的作用。诗人特别提到了“赫赫李唐朝,玄宗亦英帝”,点明了碑文可能与唐代有关,尤其是与唐玄宗这一英明君主相关,强调了其历史地位与价值。
“涣词出宸思,揭书题圣制”说明了碑文的创作背景,即由皇帝亲自撰写或审定,体现了皇权与文化的结合。最后,“执笔表前代,勒石诏后世”总结了碑文的双重意义——既是对过去时代的纪念,也是对未来的启示与教导。
然而,诗人在结尾处发出了“惜哉西南行,不作苞桑计”的感慨,表达了对碑文所在位置的遗憾,以及对未能采取妥善保护措施的惋惜。这不仅是对具体文物的担忧,也隐含了对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深层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寿徐封君翰检端铭之父
忆昔年当龆龀时,与君诸弟相游嬉。
君时文章光陆离,淩云有赋众所奇。
投分未登孺子榻,论交已受季方知。
三十馀年疾如驶,予发种种已如此,君今头颅可知矣。
闻君年开六帙馀,骨格清奇鹤不如。
教儿已作凤池客,携室同向鹿门居,君今不乐将安须。
春花发繁红,秋樽湛芳绿。
鸠杖双携灵寿筇,紫箫共度长生曲。
何必怀金纡紫谒帝庐,又何必求仙问道访茅屋,如此五年愿亦足。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