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知郡韩公挽诗·其二》
《知郡韩公挽诗·其二》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雁塔联名旧,盐车得路先。

凌云曾诵赋,纵壑愿推贤

继剖龙溪竹,同归象骨田。

伤心老盘谷,谁与序山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得路(de lù)的意思:获得成功或取得进展,找到正确的方法或方向。

联名(lián míng)的意思:多人共同签名;多方联合起来做某事

凌云(líng yún)的意思:凌驾云层,高出众人之上。形容人的志向远大,超越一般。

龙溪(lóng xī)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才华横溢的人。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伤心(shāng xīn)的意思:心情受到伤害或痛苦。

同归(tóng guī)的意思:指多个人或多个事物最终走向同一个结局或归宿。

推贤(tuī xián)的意思:推举贤能的人担任重要职务

雁塔(yàn tǎ)的意思:雁塔是指唐代时期建于长安城外的一座塔,因其形状酷似飞翔的雁群而得名。成语“雁塔”比喻人才辈出,学术繁荣的地方。

盐车(yán chē)的意思:指运送盐的车辆,比喻重要的事物或财富。

翻译
雁塔的联名已成往事,盐车上道却先得势。
曾经在云端朗诵辞赋,即使深谷也希望推荐贤才。
继承剖开龙溪的竹子精神,共同回归象骨田的隐居生活。
心中伤感,如今盘谷老矣,又有谁能为我记录山川变迁。
注释
雁塔:古代长安的一座名塔。
盐车:古代运输重物的车子,比喻处境艰难。
凌云:形容志向高远。
赋:古代文体的一种。
纵壑:纵情于山谷,比喻退隐。
龙溪竹:象征高洁或坚韧的品质。
象骨田:指隐居的地方,如田园生活。
盘谷:地名,隐士居所。
序:记载,描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名为《知郡韩公挽诗(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怀念与知郡韩公共度时光的旧地和情谊。

首句“雁塔联名旧”,通过雁塔这一古迹,点出了历史的悠久以及与之相关的往昔情谊。“盐车得路先”则描绘出诗人对于这条道路的熟悉,以及可能在这个环境中经历过的事情。

“凌云曾诵赋”,表达了诗人曾在高高的云端吟咏诗篇,显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接着,“纵壑愿推贤”则是希望能够发现并推荐有才华的人物,体现出诗人的胸怀与期许。

“继剖龙溪竹”,可能是在说接续古人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如同剖析龙溪中的竹子一般。紧接着,“同归象骨田”则是表达了和朋友们一同返回充满象征意义的田园,象骨田或许指的是一个理想化的地方。

最后两句“伤心老盘谷,谁与序山川”,诗人表达了面对旧时光景消逝而感到伤感的心情,以及对于山水自然景观的无尽眷恋之情。这里的“老盘谷”和“序山川”都是充满诗意的地名,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美好。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往昔时光的情感追忆,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才华以及自然美景的深厚感情。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汉阳感旧

泊天白浪净无尘,惟有孤峦塞去津。

芳草偏怜衡处士,桃花不梦息夫人。

江头鼓枻机全息,汉上题襟迹已陈。

屈指光阴今二纪,无情痴泪漫沾巾。

(0)

由草市至汉口小河舟中杂咏二首·其一

陵谷千年变,川原未可分。

长湖百里水,中有楚王坟。

(0)

次韵寄子柔兄兼柬所亲

东林还往近如何,客里春寒忽忽过。

望远不堪芳草遍,开书应对落花多。

天边帆影扬州路,雪后江声滟滪波。

为报心情萧飒尽,相逢无复旧悲歌。

(0)

双峰驿

暮色满汀洲,鸣蝉树树秋。

柝声闻雉堞,灯影辨渔舟。

千涧通桥路,双峰夹驿楼。

流波与客意,日夜两悠悠。

(0)

寂寞

寂寞逢秋半,搴衣坐水滨。

可怜閒尽日,翻是病宜人。

叶落疑疏雨,花开见小春。

为生更无计,终是畏风尘。

(0)

闲适仿白氏体二首·其二

白屋还施纷,莹莹雪不如。

更开三尺牖,照我五车书。

冬尽收芸草,秋来晒蠹鱼。

便便一梦觉,人道孝先闾。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