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五十三首·其二十三》
《颂古五十三首·其二十三》全文
宋 / 释文礼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百千诸佛居何士,崔颢曾题黄鹤楼

倒腹倾肠犹不会长江古自东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千(bǎi qiān)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数目繁多。

不会(bú huì)的意思:不会表示不会做某事或不懂某事。

长江(cháng jiāng)的意思:指中国最长的河流,也可用来形容事物广阔、气势雄伟。

崔颢(cuī hào)的意思:指以傲慢自大、不谦虚谨慎的态度对待他人或事物。

东流(dōng liú)的意思:指水向东流动,比喻事物顺利发展或人才向有权势的地方集中。

古自(gǔ zì)的意思:自古以来,从古到今。

鹤楼(hè lóu)的意思:鹤楼是指高耸的楼阁,也比喻高尚的品质和高人一等的地位。

黄鹤(huáng hè)的意思:指黄色的鹤,也指黄鹤楼。形容景色美丽、壮丽。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黄鹤楼(huáng hè lóu)的意思:指黄鹤楼这座古老的建筑物。也用来形容文人墨客的才情和志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文礼所作的《颂古五十三首》中的第二十三首。诗中以黄鹤楼和长江为背景,寓言般地表达了对佛法理解的深刻见解。

"百千诸佛居何士",开篇设问,暗示佛法无处不在,犹如无数佛陀寓居于世间各个角落,但寻找真正的领悟者并不易。接下来提到崔颢的名诗《黄鹤楼》,借古人之名,点出历史长河中智者的思想如黄鹤般飘渺,但仍需个人去追寻和领悟。

"倒腹倾肠犹不会",形象地描述了即使倾尽所有心思和情感,若不亲自体悟,佛法的真谛依然难以领会。这句强调了实践与体验的重要性,而非仅靠理论或外在知识。

最后两句"长江千古自东流",以长江的永恒流动象征佛法的恒久不变,无论世人是否理解,它都按照自己的规律流淌。这句寓言性地传达出佛法的深远和包容,即使个体无法完全领悟,其真理依旧存在于世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引导读者思考如何深入理解和实践佛法,体现了禅宗注重直观体验和内在领悟的精神。

作者介绍

释文礼
朝代:宋

释文礼(一一六七~一二五○),号灭翁,俗姓阮,临安(今属浙江)天目山人,因别号天目。年十六,依乡之真向寺僧智月得度,遍参名师。历主临安广寿、净慈,永嘉能仁,安吉福泉,四明天童等刹,归终于梁渚之西丘。理宗淳祐十年卒,年八十四。事见明崇祯《天童寺志》卷六《宋天目禅师行状》。 释文礼诗,据《颂古联珠通集》、《天童寺志》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送萧汝行下第南还

游子驱车出洛城,临岐执手涕俱横。

如何万里青云客,独把千金宝剑行。

歌调不能随水逝,酒卮直愿与河倾。

君看一路垂杨色,都是阳关送别情。

(0)

暮夜怀袁定山仪曹

不觉落花尽,长怀饮饯时。

流光徒屈指,辛苦有谁知。

夜月凄琴曲,春风隔酒卮。

闻君消息到,翻重别离悲。

(0)

薄倖.舟次惠山再叠前韵

绿杨金线。记此地、经过百遍。

曾蓦遇、水仙祠后,月里游船初转。

凭几楞、腻粉阑干,水晶帘子桃花扇。

正一色衫红,两行蛾绿,何处莺俦蝶眷。

听檀板、孜孜拍,似唱到、小秦王慢。

恰水烟一派,冲开笑语,鼓儿挝了人儿远。

年光涛溅。也思量再觏,重来无奈心情换。

寻春须早,莫待百花齐绽。

(0)

西河.西氿落晖

伤心事。碧云黄叶天气。

漫登粉堞望溪山,戍楼闷倚。

茫茫不觉百端来,暝烟暗结津市。银涛吼,红日坠。

老枫烘得如醉。无情肯逐水东流,只贪西逝。

临风太息语阳乌,长绳纵有难繫。

估樯竞矗野岸底。说胭脂、落照相似。

明日大风定起。且移船泊入、前汀芦苇。

卧看新蟾衔沙尾。

(0)

眉妩.壬子除夕

又残更冉冉,往事星星,短鬓被霜染。

梦入屏山路,黄昏近,金荷一盏慵点。浓阴微糁。

任小楼、和雨轻掩。

算今夜、笑语香街沸,有春胜双飐。思念愁多类魇。

记帘窥秀黛,柱映娇脸。

讵意分飞后,相思苦、泪滴桃笙红淡。长江天堑。

况万重、败驿荒店。料此际有人,只为我、翠蛾敛。

(0)

满路花.赠梵公.师住云门,工书画。时以选诗来荆溪

荷钱贴野塘,竹粉黏晴砌。师从何处到,云门寺。

零笺烂本,点笔聊轩轾。试将小语戏。

高岑王孟,关卿定复何事。平山堂下,鸿爪依稀记。

北邙王与宋,曾同醉。重逢瓶拂,顿下山阳泪。

更欲游何地。他时念我,巨然小幅须寄。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