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宪·其一》
《送李宪·其一》全文
宋 / 徐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使臣车用赤帷裳,帝选明侯重岭阳。

后乘未离淮分野先声已遍越封疆

宜教廉吏心如水,但恐贪夫背有霜。

大抵当官须去害,人閒所在豺狼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豺狼(chái láng)的意思:指凶狠残忍的人或势力。

赤帷(chì wéi)的意思:红色的帷幕,比喻权力、地位或财富。

大抵(dà dǐ)的意思:大致,大约。表示大体上或大致上的意思。

当官(dāng guān)的意思:担任官职或从事官员工作。

抵当(dǐ dàng)的意思:抵押贷款、借贷。

分野(fēn yě)的意思:指事物分开或划分出不同的领域或范围。

封疆(fēng jiāng)的意思:封疆是指古代帝王对功勋卓著的将领或官员进行封赏,使其在边疆地区担任守卫和管理职责。

后乘(hòu chéng)的意思:指事后乘便宜,利用别人的错误或不幸来谋取个人利益。

廉吏(lián lì)的意思:指廉洁正直的官员或公务员。

明侯(míng hòu)的意思:指聪明而有才干的官员或领导者。

使臣(shǐ chén)的意思:指派往外国或附属国的使者,代表国家进行外交活动。

所在(suǒ zài)的意思:位置、所在的地方

贪夫(tān fū)的意思:指贪婪的人,特指贪婪于财物的人。

帷裳(wéi cháng)的意思:指帷帐和裳衣,比喻高贵而美丽的衣裳。

先声(xiān shēng)的意思:先声指的是在开始阶段就显示出声势或取得优势,预示着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重岭(zhòng lǐng)的意思:指山岭高耸而险峻,形容地势险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积所作的《送李宪》其一,通过对使臣出行的描绘,表达了对官员为官之道的深刻思考。

首联“使臣车用赤帷裳,帝选明侯重岭阳”以鲜艳的色彩和尊贵的象征,描绘了使臣出行的庄严场面,暗示了朝廷对其的重视与期待。

颔联“后乘未离淮分野,先声已遍越封疆”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后乘”与“先声”的不同时间点,展现了使臣出行的影响力,即使还未到达目的地,其名声已经传遍了更远的地方,体现了其使命的重要性和广泛性。

颈联“宜教廉吏心如水,但恐贪夫背有霜”直接点明了为官之道的核心——廉洁。诗人希望官员们能像清水一样纯洁无瑕,避免贪污腐败,这不仅是对官员个人品质的要求,也是对社会风气的期待。

尾联“大抵当官须去害,人闲所在有豺狼”则进一步强调了官员的责任与挑战。在任何地方,都有可能遇到危害人民利益的“豺狼”,即不法分子或不良势力。因此,官员必须具备识破并消除这些危害的能力,保护民众的安全与福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传达了对官员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的高度重视,体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对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徐积

徐积
朝代:宋   字:仲车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生辰:1028—1103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猜你喜欢

挽周文明

闽学师先觉,楚歌悲后生。

相思不相见,秋雨暮山横。

(0)

春郊杂咏七首·其一

摇鞭催马络,莫道看春迟。

错认重经处,还疑未到时。

林坰自远俗,村落尔相知。

最喜杜公子,追游当我期。

(0)

春雨散衙后用杜公韵写怀三首·其三

何处开怀抱,天涯问讯人。

懒成长似癖,酒薄也添春。

只拚心中苦,相看竹上青。

应门无客报,头秃不须巾。

(0)

绿野书院作

不到幽栖处,悠悠将十春。

古堂悬见日,静地寂无尘。

俎豆思周礼,威仪忆鲁蘋。

愧非程伯子,何以坐松筠。

(0)

和六甥石室纳凉二首

老境百虑息,所好在山林。

况此洞室閟,尘氛安可侵。

开帘见芳碧,迤逦闻鸟禽。

因之感宿好,笑歌梁甫吟。

丈夫志四海,何人识此心。

所以夷与惠,旷世怀高襟。

日夕凉风发,逸兴拂西岑。

沽酒共斟酌,惭无丝竹音。

扫石卧烟雾,听子广陵琴。

(0)

避喧二首·其二

北窗无人春睡安,时闻春树鸟关关。

老翁元是避喧者,又欲移家向别山。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