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佛子(fó zǐ)的意思:指对世事不争不抢,心境超脱的人。
高压(gāoyā)的意思:形容压力或束缚非常大。
蜡屐(là jī)的意思:指人的脚穿上木头或蜡制的鞋子,形容行动迟缓、步履艰难。
莲台(lián tái)的意思:指高高在上的位置、地位或身份。
领会(lǐng huì)的意思:理解、理会、明白
鸟道(niǎo dào)的意思:鸟道是指鸟类经常飞过的路径,比喻人们经常走的道路或者常去的地方。
蒲团(pú tuán)的意思:指坐垫、座垫,也比喻坐得稳当、安稳。
三生(sān shēng)的意思:指的是三世轮回或者三次生命。
山径(shān jìng)的意思:山径指的是山间的小道,引申为偏僻、幽静的地方。
树头(shù tóu)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首要地位或领导地位。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云梯(yún tī)的意思:云梯是指用于攀登高山或者陡峭悬崖的梯子。在引申意义上,云梯也指的是解决困难或者突破障碍的方法或手段。
云脚(yún jiǎo)的意思:指云彩在山脚下飘动,形容景物美丽壮观。
三生石(sān shēng shí)的意思:指一块神奇的石头,传说中可以使人重生的石头。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德溥的《黄山慈光寺》描绘了黄山慈光寺周围的壮丽景色和游人的感受。首句“群峰围拱妙莲台”以妙莲台比喻寺庙,形象地展现了山势的环绕与寺庙的神圣地位。接下来的“鸟道云梯十里来”描绘了通往寺庙的险峻山路,仿佛是飞鸟才能通行的天路。
“山径曲随云脚转,寺门高压树头开”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路的蜿蜒曲折和寺庙的高耸,暗示了僧侣们的修行生活与世隔绝。游人“蜡屐攀初倦”,表达了他们登山的艰辛和对寺庙的向往;而“佛子蒲团定已回”,则暗示了僧人们可能已经完成了日常功课,回到静修之地。
最后两句“一笑相逢同领会,三生石上不须猜”传达出一种禅意,游人与僧人相遇,无需过多言语,只需会心一笑,便可领悟佛法的深意。这里的“三生石”更是增添了神秘和缘分的色彩,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禅宗的意境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潜珠篇
夜光四寸今所无,闻有入海求大珠。
大珠自爱潜不发,希世一见比明月。
灵物变化讵可寻,几人皓首死闽越。
泥蟠沙卧海底沉,何知结爱美人心。
可怜曜乘十二乘,谁惜黄金七百金。
越乡祈宝诚非易,涉险捐躯名与义。
天生至宝自无伦,如何真伪人莫分。
古来贵耳而贱目,恐君既见不及闻。
世有南山采薇子,从来道气凌白云。
今乃千里作一尉,无媒为献明圣君。
至端州驿见杜五审言沈三佺期阎五朝隐王二无竞题壁慨然成咏
逐臣北地承严谴,谓到南中每相见。
岂意南中岐路多,千山万水分乡县。
云摇雨散各翻飞,海阔天长音信稀。
处处山川同瘴疠,自怜能得几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