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浙 右 赠 陆 处 士 唐 /曹 松 静 节 灌 园 馀 ,得 非 成 隐 居 。长 当 庚 子 日 ,独 拜 五 经 书 。白 浪 吹 亡 国 ,秋 霜 洗 大 虚 。门 前 是 京 口 ,身 外 不 营 储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浪(bái làng)的意思:指海浪翻腾、波涛汹涌的景象。
不营(bù yíng)的意思:不经营,不经心,不关心
大虚(dà xū)的意思:指人的精神状态或言行举止虚弱无力,无所作为。
得非(de fēi)的意思:表示肯定或否定的程度非常大,强调事物的真实与否。
独拜(dú bài)的意思:独自崇拜、独自敬仰
灌园(guàn yuán)的意思:指以诱饵引诱人入圈套,进行欺骗或诈骗的手段。
静节(jìng jié)的意思:指在节日或重要场合保持安静、不打扰他人的行为举止。
经书(jīng shū)的意思:指经典书籍,也可指重要的教材或学术著作。
京口(jīng kǒu)的意思:指言辞严峻,态度严厉,不容违抗的样子。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言辞严厉、态度坚决。
秋霜(qiū shuāng)的意思:指秋天的霜冻,比喻残酷的斗争或严酷的考验。
身外(shēn wài)的意思:指超越个人私利,超脱尘世纷扰,追求高尚境界。
亡国(wáng guó)的意思:指国家灭亡或国家面临灭亡的危险。
五经(wǔ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易经》、《书经》、《诗经》、《礼经》和《春秋》的合称。
隐居(yǐn jū)的意思:指退隐到山林或乡野中过隐居生活,远离尘嚣。
- 注释
- 静节:宁静的节气。
灌园:浇灌菜园。
馀:剩余,闲暇时间。
成隐居:成为隐士。
庚子日:古人以天干地支纪日,庚子泛指某一天。
五经书:古代儒家经典的合称,包括《诗》、《书》、《礼》、《易》、《春秋》。
白浪吹亡国:比喻历史的变迁或国家的衰落。
大虚:广大的虚空,也可指心灵的空旷。
京口:古代地名,今江苏镇江。
身外不营储:不关心身外的财物积累。
- 翻译
- 他在安静的园子里度过时光,难道不是为了归隐吗?
长久以来,他每日都在庚子日研读五经。
白色的浪花仿佛吹散了曾经的国家,秋霜洗净了心中的空虚。
他的家门面对着京口,但他的心中并不追求物质的积累。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生活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行为的描述,传达了自己超脱世俗、专注学问的心境。
“静节灌园馀,得非成隐居。”开篇即设定了一个宁静的内院水源充沛的场景,"得非成隐居"表明诗人已经实现了自己的隐居愿望,远离尘嚣。
“长当庚子日,独拜五经书。”这里的"庚子日"可能是指特定的一个时刻或是某种象征性的时间状态,而"独拜五经书"则显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个人修养的重视,通过对古籍的研读来充实自己。
“白浪吹亡国,秋霜洗大虚。”这一句则描绘了一种萧瑟的大自然景象,同时也蕴含了对往昔时代的感慨以及对世事无常的体悟。"白浪"和"秋霜"都给人以清冷、荒凉之感,"亡国"和"大虚"则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沧桑变化和宇宙的空旷。
“门前是京口,身外不营储。”最后两句强调了诗人的隐居地点与世俗世界的界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物质欲望的超脱,不再追求外在的财富积累,只专注于内心世界的修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行为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世外、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