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毕世(bì shì)的意思:毕生,一生。
偿债(cháng zhài)的意思:偿还债务。
更为(gèng wéi)的意思:更加,更为
救时(jiù shí)的意思:指在关键时刻挽救危机,及时解决问题。
九庙(jiǔ miào)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丑陋不堪。
举国(jǔ guó)的意思:全国一致地、全体国民一起
陆沈(lù shěn)的意思:指陆地和河流交接处,形容地势平坦、水陆交通方便。
倾危(qīng wēi)的意思:指处于危险的境地,随时可能崩溃或倒塌。
驱爵(qū jué)的意思:指罢免贵族爵位,驱逐出境。
拳勇(quán yǒng)的意思:形容勇猛有力,像拳头一样强大。
任责(rèn zé)的意思:承担责任,履行职责。
时才(shí cái)的意思:指在适当的时间或条件下才能显现出真正的才能或价值。
世难(shì nán)的意思:指世间的困难、灾难。
失民(shī mín)的意思:失去民众的支持或信任
首谋(shǒu móu)的意思:指策划或发起某项活动的人。
叔带(shū dài)的意思:指叔叔带领着孩子,比喻长辈的引导和教育。
王室(wáng shì)的意思:指皇室、王族,也泛指统治者或权贵阶层。
贼人(zéi rén)的意思:指作恶多端、行为不端的人。
筑台(zhù tái)的意思:指建筑或修建台阶、平台,也比喻为别人创造条件,提供机会。
坐视(zuò shì)的意思:袖手旁观,不采取行动。
- 鉴赏
这首诗《和议成志感》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表达了对国家危难时刻的深沉感慨与对时局的忧虑。
首联“天乎叔带召戎来,举国倾危九庙哀”以感叹的语气开篇,描述了外敌入侵导致国家动荡不安,庙堂之上的哀伤之情弥漫全国。这里运用了“叔带”这一历史典故,象征着国家在面对外来威胁时的无奈与悲哀。
颔联“拳勇竟遭王室乱,首谋尚纵贼人魁”揭示了内忧外患的根源在于朝廷内部的混乱与腐败。拳勇之人虽有抵御外敌的决心,却因王室内部的纷争而无力回天,首谋者放纵罪魁祸首,加剧了国家的危机。
颈联“失民更为丛驱爵,毕世难偿债筑台”进一步阐述了国家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是失去了民心。民众的离心离德使得国家在面对内外压力时更加脆弱,即使付出巨大的代价也无法弥补失去的信任与支持。
尾联“坐视陆沈谁任责?事平敢望救时才”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在国家面临沉沦之时,谁来承担责任?即便事态平息,又如何期待能出现拯救时局的英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事件的反思,深刻地揭示了国家在面对内外交困时的复杂局面,以及人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黄遵宪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时局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