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用韵·其八》
《三用韵·其八》全文
宋 / 杨公远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陡觉秋萧索,林端叶渐稀

菊残堪作枕,荷老不成衣。

著句愁诗俗,持螯喜蟹肥。

晚来风色紧,吹起荻花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成衣(chéng yī)的意思:已经做好的衣服,指成品。

风色(fēng sè)的意思:指风的气势和色彩,比喻景物或事物的气势、情趣或特点。

渐稀(jiàn xī)的意思:逐渐减少或消失

晚来(wǎn lái)的意思:迟到、来晚了

萧索(xiāo suǒ)的意思:形容寂寞冷落、凄凉无人的景象。

翻译
突然感到秋天的萧瑟,树林边的叶子渐渐稀疏。
菊花凋零可以用来做枕头,莲蓬老去已无法再做衣服。
写诗时担心过于平凡,拿起螃蟹却因它们肥美而欢喜。
傍晚风势加强,吹得芦苇花四处飞舞。
注释
陡觉:突然感觉到。
秋:秋天。
萧索:凄凉、冷清。
林端:树林边缘。
叶渐稀:叶子逐渐减少。
菊残:菊花凋谢。
堪:可以。
作枕:做枕头。
荷老:莲蓬老去。
不成衣:不能做衣服。
著句:写诗。
愁诗俗:担心诗作流于俗套。
持螯:拿着蟹钳。
喜蟹肥:喜欢螃蟹肥美。
晚来:傍晚时分。
风色紧:风力增强。
吹起:吹动。
荻花:芦苇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物是人非的情感。首句“陡觉秋萧索”直接切入主题,传达出秋天来临的突然和萧瑟的气氛。“林端叶渐稀”则通过对树叶稀少的描绘,增强了秋意。

接下来的“菊残堪作枕,荷老不成衣”用菊花和荷叶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菊花虽残,但仍可作为枕头,寓意着即便是过时之物,也还有其价值;而荷叶则因老化无法制成衣裳,体现出事物的凋零和无常。

“著句愁诗俗”一句,透露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中难以超越平庸的忧虑。而“持螯喜蟹肥”则是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强大的赞美之情,螯(小型的螃蟹)和蟹(蟹科昆虫)的肥壮成长,对比出诗人内心的不易满足。

末尾两句“晚来风色紧,吹起荻花飞”描绘了秋风渐紧,荻花随风飘舞的情景。这里的“风色紧”形容秋风的凛冽和紧迫,而“荻花飞”则是对自然界中生命力顽强抵抗的写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事物无常以及个人的创作困境等多重情感,是一首意蕴深长的秋思之作。

作者介绍

杨公远
朝代:宋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猜你喜欢

赠蔺道士

入水大虫出火龙,一生看守赞神工。

知行例作等閒话,三尺儿童八十翁。

(0)

和峡州赵教授春后雪中惠酒·其一

义理无穷岁月飞,有言难尽易精微。

梅花带雪春将半,龙战爻中辩是非。

(0)

濡须寺

筇杖芒鞋上小蓬,半篙春水饱帆风。

两关三寺山无数,藏在濛濛烟雨中。

(0)

郴江百咏·其六十三郴江

不分涓滴溉田畴,只有重滩碍巨舟。

险似瞿塘并赣水,岂能如鉴泻清流。

(0)

郴江百咏·其十射圃亭

不似投壶谩雅歌,纵贤无奈罚觥何。

若知蓬矢桑弧意,不用穿杨中鹄多。

(0)

送杨司户

德大拙于用,数奇真可怜。

民曹清到骨,鸡肋受尊拳。

谩失塞翁马,终还子敬毡。

桂林罗隽士,安稳泛红莲。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