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子夜歌·其二》
《子夜歌·其二》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罗裙十二褶,褶褶鸳鸯

不知侬腰小,全讶罗带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褶褶(zhě zhě)的意思:形容纹理密集,多褶皱的样子。

罗裙(luó qún)的意思:指女子穿着华丽的裙子,形容女子妖艳、矫揉造作的样子。

罗带(luó dài)的意思:指人们在言谈或行为中带有隐晦的意思,不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暗示、比喻等方式来传达信息。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鸳鸯(yuān yāng)的意思:指夫妻恩爱、形影不离的意思。

鉴赏

这首诗《子夜歌(其二)》由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身着罗裙时的微妙感受,展现了古代女性对服饰细节的敏感与关注。

“罗裙十二褶,褶褶绣鸳鸯。” 开篇即以“罗裙”为切入点,点明了女子所穿衣物的质地与装饰,罗裙轻薄而柔软,褶皱细腻,上面绣有鸳鸯图案,既美观又富有寓意,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和谐。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服装的外观,也暗示了穿着者的情感世界和内心期待。

“不知侬腰小,全讶罗带长。” 后两句则聚焦于女子在试穿罗裙时的自我感知。她或许未曾察觉自己的腰肢纤细,却因罗裙腰间的带子显得过长而感到惊讶。这种反差感,既是对身体变化的敏锐感知,也是对服饰合身与否的细致考量。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女性对于自身形象的在意以及对美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女子试穿罗裙过程中的细微感受的捕捉,展现了古代女性对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对于女性仪态与服饰的重视。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使得读者仿佛能亲身体验到那份微妙而又复杂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朱明洞饯别邓敬轩明府入觐便道归省时次公起官大司成·其二

□欢仙令且攀辕,四百峰头酒一尊。

入洛定知将□□,倚闾先喜见王孙。

灯前夜话千山寂,树底秋□万壑諠。

春到桃花应有待,不妨重访武陵源。

(0)

曾元陟铿然亭宴集同陈用休韩伯举舍弟仲蔚分韵赋

主人出韵客出诗,杯盘狼藉空犹彝。

莫将穷愁塞酒眼,且付狂药浇诗脾。

春槿婆娑日正午,风筠娟净墙高吹。

客到鸣琴不忍去,陶陶卧看浮冈曦。

(0)

韩伯声后圃梅花盛开招赏冗夺不获赴诗以谢之·其二

种梅三百本,不放一枝花。

闻说陶潜宅,浑如处士家。

淡香吹旖旎,疏影送横斜。

为语缟衣舞,罗浮路不赊。

(0)

归兴诗·其二十六

八月孤帆去,三江病客归。

迎霜莼味脆,输稻蟹匡肥。

更忆芳尊满,空怜秋日辉。

因闻砧杵动,须制芰荷衣。

(0)

用韩叔捷大参人日韵

如何今日人为日,此日为人真可惜。

日为禽兽人皆知,禽兽为人人不识。

安得日日皆是人,园棘免歌忧罔极。

(0)

癸丑正月二十五日客有以街谈见示者悲而赋之

去年正月十九夜,豺虎入户殊咆哮。

今年正月十九夜,狐狸满穴何悲号。

此番报应亦太速,吁嗟天公无乃劳。

虎威可假不可久,尔狐毋谓皇天高。

夜行昼伏胡为者,依草附木攒戈矛。

岂知厉鬼瞰其屋,一狐忽化为神獒。

雄狐不死雌狐死,萧墙祸起安能逃。

人言尔獒亦莫逃,天公有眼鬼有脚,此日明年及尔曹。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