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四首·其四》
《偈四首·其四》全文
宋 / 释净端   形式: 偈颂

南无观世音,说出种种法。

生业海深,所以救拔

往往沉没者,声声怨菩萨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沉没(chén mò)的意思:指物体或人完全消失、落入水中或陷入困境无法自拔。

观世(guān shì)的意思:指人们应该从观察世界中的事物和现象中获取智慧和启示,以便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救拔(jiù bá)的意思:救助、援救。

南无(nā mó)的意思:表示虔诚地向佛祖或菩萨祈祷、礼拜或念诵佛号。

菩萨(pú sà)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萨,也用来形容心地善良、慈悲为怀的人。

生业(shēng yè)的意思:指人们赖以生存的职业或工作。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业海(yè hǎi)的意思:指广阔无边的事业或学问。

种种(zhǒng zhǒng)的意思:各种各样;多种多样

众生(zhòng shēng)的意思:指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和其他动物。

观世音(guān shì yīn)的意思:观世音是佛教中的菩萨,代表慈悲与智慧。

鉴赏

这首诗以南无观世音菩萨为引子,表达了对众生苦难的深切同情与对菩萨慈悲救度的期待。诗人通过“众生业海深”这一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众生所处的困境,暗示了人生的苦难如同深邃的海洋,难以自拔。接着,“所以难救拔”则点明了问题的根源,即众生自身的业力束缚,使得解脱之路变得异常艰难。

“往往沉没者,声声怨菩萨。”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描述了在苦难中挣扎的人们,他们如同在深海中沉没,不断地呼唤着菩萨的名号,表达出对救赎的渴望和无奈的痛苦。这种呼救的声音充满了对菩萨的依赖与期盼,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命运的无力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佛教中关于因果报应、众生苦海以及菩萨慈悲救度的核心理念。它不仅表达了对苦难众生的同情,也体现了对佛法智慧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菩萨慈悲精神的崇敬。

作者介绍

释净端
朝代:宋

释净端(一○三二~一一○三),俗姓邱,字表明,归安(今浙江吴兴)人。肄业吴山解空讲院,顿契心法,乃从仁岳法师受公《楞严》要旨。参宝觉齐岳禅师得悟。见弄狮子者,丛林号为端师子,自号安闲和尚。徽宗崇宁二年趺坐而化,年七十二。有《吴山集》,已佚。事见《禅林僧宝传》卷一九、《罗湖野录》卷一、清光绪《归安县志》卷四三、《吴兴诗存》卷一四。今录诗四十二首。
猜你喜欢

和何克敬春行

久别云林学道人,不知何处复相亲。

数声啼鸟千山雨,万个垂杨一市春。

渔钓昔闻周隐士,讴吟今作汉遗民。

南邻及见新题在,把卷临风字字珍。

(0)

赠道者张回风时寓居双林寺

回风西北来,入我双树林。

松声常在耳,彷佛丝桐音。

静时若有得,动处元无心。

炎天访禅宇,为我开烦襟。

(0)

醉后重题西云亭

剪茅盖屋竹编篱,浅白深黄万菊枝。

云气不烦将雨至,西云老子正题诗。

(0)

和宋五别后见寄

误将鹦鹉教诗成,每到人来唤姓名。

从此西园踪迹少,万丝烟柳锁春晴。

(0)

怨别

病起银屏满药尘,夜窗愁绝月窥人。

寒灯不作双花梦,罗帕啼痕点点匀。

(0)

送刘叔亮兵后归清江

风尘荏苒鬓毛斑,乡梦无时到故山。

去国每怜王粲老,携家今见管宁还。

松深先陇寒烟外,草满荒庭夕照间。

不用人间多感慨,梅花春色破愁颜。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