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潘 察 院 竹 园 壁 宋 /白 玉 蟾 夜 雨 洗 开 千 翡 翠 ,春 风 撼 碎 万 琅 玕 。满 林 鸦 鹊 卧 明 月 ,铁 笛 一 声 烟 正 寒 。
- 注释
- 夜雨:深夜的雨水。
洗开:冲洗洗净。
千翡翠:形容众多的绿色宝石或玉石。
春风:春天的风。
撼碎:摇动并破碎。
万琅玕:形容众多的美玉。
满林鸦鹊:树林中的乌鸦和喜鹊。
卧明月:在明亮的月光下休息。
铁笛:金属笛子。
一声:一声笛声。
烟正寒:烟雾中带着寒冷。
- 翻译
- 夜晚的雨水洗净了无数的翡翠
春风吹落了千万颗琅玕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夜景象,通过对比和借代的手法,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夜雨洗开千翡翠"一句,以轻盈的夜雨为刷子,将翡翠般的叶片洗涤得干净明亮,这里的“洗开”不仅是对雨声的描绘,也是对翡翠色彩的渲染,彰显出雨后的清新。
"春风撼碎万琅玕"则以春风为锤,将琅玕般坚硬的东西击得粉碎,这里的“撼碎”形象地表达了春风的力量,同时也暗示了一种对坚硬事物不屈不挠的态度。
"满林鸦鹊卧明月"一句,写出了夜晚满园的鸟儿都在明亮的月光下安然休息,通过“鸦鹊”这种常见的夜间声响来营造一个静谧而又不失生机的夜景。
"铁笛一声烟正寒"则以冷冽的铁笛声响,在烟霭朦胧、气氛萧瑟中,渲染出一种淡远和凄清。这里的“烟”可能指的是雾气,也可能是诗人心中的忧思。
整首诗通过对夜雨、春风、林间鸟鸣以及铁笛声响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多层次、立体感的自然景象,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雨
大碛千里平不颇,阴山雪流为众河。
土人知风不知雨,亢旱不死田中禾。
三伏浓阴偶一见,或飘点滴无滂沱。
今年六月忽大霈,天公有意脱臼窠。
云雷之师赴新令,向所未到初经过。
霹雳一声聊小试,乱啼儿女惊翁婆。
虽然挥洒无半刻,墙津屋润庭生波。
须臾云散皎日出,绿杨高柳新枝柯。
天清地旷静氛翳,平沙贴地无坑窝。
人言两随使君至,洗涤戈壁除烦苛。
此言孟浪不足道,少见多怪讹传讹。
皇王德化近及远,穷荒渐喜阴阳和。
岂有人烟富生聚,可无雨露销沈痾。
贪天之功圣所弃,慎无出口高明诃。
冰山雪海歌为董蕴田舍人作
冰山自古寓言耳,君到伊犁亲见来。
传是尧年洪水后,朔风抟结成胚胎。
扶桑十日铄不动,至今屹立万仞光皑皑。
下无寸土上无树,复岭层峦莫知数。
直将水体冒山名,赖有回人来凿路。
路光如镜滑如油,牵马不行马亦愁。
大声忽发山迸裂,片石陡绝横峰头。
行人到此防飞堕,前导狼踪看几个。
微生判作号寒虫,得过且图今日过。
遍身起粟两脚僵,六十里同千里强。
下山席地甫少憩,照眼雪海来苍茫。
海无滴水雪为水,中有横梁蜿蜒起。
此梁亦是雪踏成,宽可二弓袤十里。
相将奋力且勉行,冻步彳亍疑摇旌。
但教人马小失足,直下雪窟听无声。
吁嗟乎,山巅海角人犹骇,何况山非真山海非海。
过处曾惊白骨横,望时直使朱颜改。
方今圣德大如天,幅员远越千古前。
奇观久閟勿尽豁,足迹未到嘲张骞。
君归万里谈奇绝,一室春风变冰雪。
天山瀚海讵能夸,闻者心寒耳偏热。
径须命驾醉乡游,此中险阻艰难俱不设。
《冰山雪海歌为董蕴田舍人作》【清·王友亮】冰山自古寓言耳,君到伊犁亲见来。传是尧年洪水后,朔风抟结成胚胎。扶桑十日铄不动,至今屹立万仞光皑皑。下无寸土上无树,复岭层峦莫知数。直将水体冒山名,赖有回人来凿路。路光如镜滑如油,牵马不行马亦愁。大声忽发山迸裂,片石陡绝横峰头。行人到此防飞堕,前导狼踪看几个。微生判作号寒虫,得过且图今日过。遍身起粟两脚僵,六十里同千里强。下山席地甫少憩,照眼雪海来苍茫。海无滴水雪为水,中有横梁蜿蜒起。此梁亦是雪踏成,宽可二弓袤十里。相将奋力且勉行,冻步彳亍疑摇旌。但教人马小失足,直下雪窟听无声。吁嗟乎,山巅海角人犹骇,何况山非真山海非海。过处曾惊白骨横,望时直使朱颜改。方今圣德大如天,幅员远越千古前。奇观久閟勿尽豁,足迹未到嘲张骞。君归万里谈奇绝,一室春风变冰雪。天山瀚海讵能夸,闻者心寒耳偏热。径须命驾醉乡游,此中险阻艰难俱不设。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2767c6b2a93aef8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