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旦夕侣,深寺数僧来。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赠 宣 州 亢 拾 遗 唐 /项 斯 传 骑 一 何 催 ,山 门 昼 未 开 。高 人 终 避 世 ,圣 主 不 遗 才 。坐 次 欹 临 水 ,门 中 独 举 杯 。谁 为 旦 夕 侣 ,深 寺 数 僧 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世(bì shì)的意思:避开尘世繁忙的纷扰,远离尘嚣。
传骑(chuán qí)的意思:传骑指的是古代传递消息的方式,骑马传递信件或口信。
旦夕(dàn xī)的意思:指时间非常短暂,形容事情的发展迅速或情况的变化突然。
独举(dú jǔ)的意思:独自出众,超越众人,独一无二。
高人(gāo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技能上有很高造诣的人。
门中(mén zhōng)的意思:指在某个特定的群体或行业中,处于中间地位或中心位置。
山门(shān mén)的意思:指山脉中的门户,也比喻进入某个地方或机构的入口。
圣主(shèng zhǔ)的意思:指具有崇高圣洁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遗才(yí cái)的意思:指因各种原因而未能充分发挥才能或才华。
一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程度或数量之大,常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动词。
坐次(zuò cì)的意思:坐在次要的位置上,地位低下。
- 注释
- 传骑:骑马之人。
一何:多么。
催:催促。
山门:寺庙的大门。
昼未开:白天尚未开启。
高人:品德高尚的人。
终避世:始终避开尘世。
圣主:圣明的君主。
遗才:遗漏人才。
坐次:座位。
欹:倾斜。
临水:靠近水面。
独举杯:独自举杯。
旦夕侣:早晚的伴侣。
深寺:深藏在山中的寺庙。
数僧来:有几个僧人前来。
- 翻译
- 骑马的人为何如此匆忙,山门直到白天还未打开。
高尚的人选择隐居避世,圣明的君主不会遗漏贤才。
座位倾斜靠近水面,独自在门前举杯饮酒。
谁会成为我早晚的伴侣,只有深寺里的几个僧人会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高人的生活景象和心境。开篇“传骑一何催,山门昼未开”表明时间紧迫,但山门尚未打开,这里“传骑”可能指的是外界的信息或是官府的使者,而“山门”则是隐逸之人所居住的深山之中。这样的对比设置,既突出了世俗世界的急促与自然山林的宁静,也反映了高人对现实世界的疏离和超然。
接着,“高人终避世,圣主不遗才”进一步强调了高人的选择,他决定远离尘嚣,而“圣主”则是对君主的尊称,表明即便隐逸之人,也被圣明的君主所赏识,这里的“不遗才”暗示着隐逸者并非无能之辈,只是在当时社会环境下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
“坐次欹临水,门中独举杯”则是对高人的生活状态的具体描绘,他坐在水边,享受着清幽的自然景色,而“门中独举杯”,则可能是一种独自品酒的情形,或许是在思考人生,或是感怀时光。
最后,“谁为旦夕侣,深寺数僧来”表达了高人或诗人的疑问,他询问在这样寂静的环境中,有谁能够成为他的知音伴侣。随后“深寺数僧来”,则可能是对这个问题的一种回答,即使是在深山古寺,也会有少数僧侣前来造访,这里或许隐含着一种精神上的交流和理解。
总体来说,诗中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超脱,同时也流露出对知音难求的渴望,以及对精神交流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贵池兄见寄
违离伯氏五年矣,又得春风一纸书。
老去光阴非旧比,閒中滋味是真如。
鸣琴且喜身无恙,著句遥知兴有馀。
梦绕齐山堤上路,万花飞树绿扶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