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言风动还幡动,莫问船来与陆来。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见 浙 翁 琰 禅 师 宋 /白 玉 蟾 谓 师 有 道 国 人 皆 ,何 必 文 殊 更 五 台 。棒 喝 交 驰 聊 复 尔 ,离 微 不 犯 亦 奇 哉 。且 言 风 动 还 幡 动 ,莫 问 船 来 与 陆 来 。不 道 相 逢 不 相 识 ,尽 教 寒 拾 笑 咍 咍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犯(bù fàn)的意思:不犯指的是不触犯、不违背、不得罪。
不道(bù dào)的意思:不合道理,不符合道德规范
风动(fēng dòng)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动力雄厚。
国人(guó rén)的意思:指中国人民,也可泛指一个国家的人民。
寒拾(hán shí)的意思:指在寒冷的季节里,艰难地辛苦地捡拾东西。比喻经过辛苦努力才能得到一点点东西。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交驰(jiāo chí)的意思:指马匹奔驰交错的样子,也形容人们互相追赶、交往。
尽教(jìn jiào)的意思:尽力教导或尽心教诲
文殊(wén shū)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才学,也指人的头脑聪明。
五台(wǔ tái)的意思:五座高台,指五个重要的地方。
相识(xiāng shí)的意思:相互认识,互相了解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有道(yǒu dào)的意思:有正确的道理或方法。
聊复尔(liáo fù ěr)的意思:争论不休、争吵不休
笑咍咍(xiào hāi hāi)的意思:形容笑容开朗,喜悦的样子。
- 翻译
- 如果老师德行高超,全国人民都会敬仰,何须特别推崇文殊和五台山的圣迹。
教诲与批评交织进行,只是一种寻常的教学方式,不触碰微妙之处也是奇特的教学方法。
他说风吹动了幡,其实是心在动,不必纠结是船来还是陆地来的问题。
不要说我们彼此不认识,就让寒拾这样的普通人也能开怀大笑。
- 注释
- 谓:如果。
师有道:老师品德高尚。
国人皆:全国人民。
何必:何须。
文殊:佛教菩萨。
五台:五台山,佛教圣地。
棒喝交驰:教诲与批评交织。
聊复尔:姑且如此。
离微不犯:不触及微妙之处。
奇哉:奇特。
风动:风吹动幡。
还幡动:其实是心在动。
莫问:不必问。
船来与陆来:比喻事物的来源。
相逢:相遇。
不相识:彼此不认识。
尽教:都让。
寒拾:寒拾,虚构人物,此处指普通人。
笑咍咍:开怀大笑。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诗人白玉蟾所作,名为《见浙翁琰禅师》。诗中蕴含了深厚的佛学修养和对禅师的崇敬之情。
首句“谓师有道国人皆”表达了对于浙翁琰禅师教诲的普遍认可,认为他的智慧是众所周知。紧接着,“何必文殊更五台”则是在暗示浙翁琰禅师的智慧不下于佛教中著名的文殊菩萨,即使到了五台山这样的佛教圣地,也不过如此。这里的“五台”是指中国北方著名的佛教道场——五台山。
第三、四句“棒喝交驰聊复尔,离微不犯亦奇哉”,是对禅师在传法时严肃而又巧妙的态度进行赞誉。这里的“棒喝”指的是禅宗中常用的教化方式,即用语声或手中的长棍(棒)来击打弟子,以此唤醒他们的心灵。“交驰聊复尔”形容禅师在传法时轻松自如,既不繁琐也不遗漏。而“离微不犯亦奇哉”则表明禅师能够避免世俗纠缠,保持清净心态,这种境界令人钦佩。
最后四句“且言风动还幡动,莫问船来与陆来。不道相逢不相识,尽教寒拾笑咍咍”,则是在描写禅师的智慧如同天气一般自然流露,不必强求理解其来源。诗中的“幡”指的是佛教中用以标志法会或讲经的旗帜,这里借“风动还幡动”来比喻禅师的言行自然而不矫揉。而“莫问船来与陆来”则是说对于禅师的智慧,不必过分追究其来源,只需接受即可。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师教诲的感激之情,即使是在偶然相遇中,禅师的教导也让人受益匪浅,感到无比的喜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浙翁琰禅师智慧和行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禅宗以及禅师个人修为的尊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阁老熊峰石公祭告泰山阙里
一函香帛出彤墀,东祀亲烦阁老斋。
七十二君封禅地,百千万世帝王师。
新朝望秩遵虞典,故国牲牢忆汉祠。
祝册御名劳自署,华原使传已先驰。
颂声远播怀柔后,道化孚昭感格时。
登望杜陵游甚壮,低回迁史去何迟。
秦碑细剔莓苔字,周桧徐攀雨露枝。
秘迹未缘窥玉牒,遗音如或听金丝。
长途记述诗偏富,盛礼遭逢兴亦奇。
青简裁成须大手,銮坡翘首数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