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巘费跻攀,自晨已及午。
仓皇饮松涧,投筇竟忘取。
仓皇(cāng huáng)的意思:慌乱、匆忙的样子
登降(dēng jiàng)的意思:指升官或降职。
复苏(fù sū)的意思:恢复生机或活力
跻攀(jī pān)的意思:指努力奋斗,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地位。
屐齿(jī chǐ)的意思:形容走路时脚步轻盈,如屐齿般声音微小。
艰苦(jiān kǔ)的意思:艰难困苦,困苦艰辛。
流汗(liú hàn)的意思:因紧张、劳累、恐惧等情绪而出汗。
莓苔(méi tái)的意思:指草木生长茂盛的样子。
扪萝(mén luó)的意思:触摸葡萄藤,意指触摸事物的表面而不深入了解其真相。
鸟道(niǎo dào)的意思:鸟道是指鸟类经常飞过的路径,比喻人们经常走的道路或者常去的地方。
盘回(pán huí)的意思:回转,往返
飒沓(sà tà)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有节奏,连续不断。
石径(shí jìng)的意思:石头铺成的小径
吞吐(tūn tǔ)的意思:指吞咽、咀嚼、消化食物的过程。也可比喻处理事情的能力、处理信息的速度等。
行迹(xíng jì)的意思:指人的行踪、足迹或行动的轨迹。
羊肠(yáng cháng)的意思:羊肠是指细长的肠子,用来形容曲折、绵长的道路或文字。
翳行(yì xíng)的意思:指行为不正当,有违法、违纪或违背道德的行为。
衣襟(yī jīn)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道德或仪表。
一一(yī yī)的意思:逐个、一个一个地;按顺序、依次。
这首明代诗人戎玠的《登桑洲岭》,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攀登高山的情景,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艰辛与壮美。
诗中首先描述了夏日炎炎,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攀登崇山峻岭。筱竹与苔藓遮蔽了前行的道路,石径古旧,蜿蜒曲折,仿佛连接着天际。鸟道遥远,羊肠小路密集,诗人汗如雨下,仿佛沐浴在晴空之下的甘霖之中。他攀援而上,手抚藤萝,气喘吁吁,耳边是风吹树叶的沙沙声,脚下是群山的倒影,仿佛可以伸手触及。登山之路漫长,从清晨一直持续到正午,最终在松涧边解渴,却因匆忙忘记取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登山的艰辛与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征服自然的决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石径莓苔古”、“流汗湿衣襟”、“风叶相吞吐”等,使得画面感强烈,情感饱满,读来令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登山者的坚韧与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