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全文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曹于汴所作的《新月》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月的美丽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访客登临百尺楼”,以访客登高远眺的场景开篇,营造出一种高远、开阔的意境,为接下来的描写奠定了基础。接着,“纤痕遥共薄云流”一句,将新月比作是与远处薄云相映成趣的纤细痕迹,形象地描绘了新月在夜空中若隐若现、轻盈飘渺的姿态,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如轮皓魄分明在”一句,进一步刻画了新月的形态,将其比作明亮而清晰的车轮,强调了其圆润、明亮的特点。同时,“皓魄”一词,既指代月亮,又暗含了月光如白玉般皎洁之意,增强了画面的美感。
最后,“举世争言月似钩”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于新月独特魅力的赞叹。在诗人看来,新月虽不如满月那样圆满,却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光芒,赢得了世界的关注与赞美。这一句不仅揭示了新月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独到的审美视角和深刻的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新月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和深情赞美,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城南古意
白浪隐帘钩,清风闻棹讴。
看人惟看影,同泛不同舟。
已出东邻里,难逢南陌头。
谁知暮潮水,半作断肠流。
游丫山
云拥丫山尖,双髻不容把。
影落烟镜中,晴光助妍奼。
入山恐不深,此景讵忍舍。
空濛无远近,色相天所假。
石骨敛春容,怒立拒奔马。
披霜万叶黄,背日一峰赭。
入寺不知门,雾湿钟磬哑。
梯树引泉根,泠泠堕檐瓦。
蹑足出丛薄,豁然露平野。
残阳淡淡收,飞鸟悠悠下。
中有万古情,含悲不能写。
束身入世程,此意待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