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毕竟(bì jìng)的意思:表示最终、归根结底的意思,用来引出一个结论或总结。
禅衣(chán yī)的意思:禅宗僧人穿戴的特殊衣物。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鹤发(hè fà)的意思:指年老而头发依然黑白相间,像白鹤的羽毛一样。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今古(jīn gǔ)的意思:今古意为从古至今,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
落坐(luò zuò)的意思:坐下来
飘然(piāo rán)的意思:形容轻盈自在、无拘无束的样子。
青松(qīng sōng)的意思:指品质高尚、坚定不移的人或事物。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十围(shí wéi)的意思:指周围围绕的一切事物都与某个中心紧密相连,无法独立存在。
天台(tiān tāi)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或地位高而危险,随时可能倾覆。
忘机(wàng jī)的意思:指人忘却尘世间的纷扰,心无挂碍,达到超脱的境界。
溪声(xī shēng)的意思:溪流中传来的声音,比喻清脆悦耳的声音。
游客(yóu kè)的意思:指到别的地方去游玩的人。
坐禅(zuò chán)的意思:指修行佛法时,打坐静思,专心默念佛号。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林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一位在天台山修行的老僧。首句“万木森寒入翠微”展现了冬季山林的肃穆与生机,树木葱郁,隐没于苍翠之中。老僧“飘然鹤发久忘机”,形象地刻画出他超脱尘世、心无杂念的禅定状态,白发如鹤,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接下来,“溪声毕竟无今古,山色何曾有是非”两句,诗人通过溪水潺潺和山色恒久,寓意世间万物的变迁无常,唯有山川永恒,暗示了老僧对世事的淡泊态度,不执着于世俗的是非判断。
“涧草自迷游客屐,岩花时落坐禅衣”描绘了僧人周围环境的自然之美,涧边草丛让行者迷失,岩花悄然凋落,落在老僧的禅衣上,增添了静谧的禅意氛围。
最后,诗人以问答的形式询问老僧在此居住了多少年,那亲手种植的青松如今已粗大十围,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僧人的坚韧修行。整首诗寓言深刻,赞美了老僧的禅定生活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九江王插剑泉
嬴氏方失鹿,群豪竞奔驰。
较力争胜负,未辨雄与雌。
项羽奋其中,气压诸侯师。
破关与救赵,九江实先之。
指挥半率土,自谓可立治。
孰知大蛇断,天命潜已移。
隋何说淮南,祸福非面欺。
间行共归汉,遂合垓下围。
海岳既在主,智勇安所施。
不自晦圭角,宁能免嫌疑。
杀身膏草莽,为复归怨谁。
插剑郴岸口,泉溢何神奇。
载籍加隐括,曷尝亲到斯。
惜哉功名误,徒令后世嗤。
高安道中有怀故人李彤
寒起溪边芦荻风,霜林病叶未全红。
雁随云落斜阳外,舟傍山行晚照中。
极目闲愁愁欲绝,满川离恨恨无穷。
天涯更送亲朋去,尊酒何时再得同。
端午日北还至斛岭寄连州诸公
岭上逢端午,随家更北征。
隔村闻贼斗,通夕畏蛇行。
厌病初辞瘴,冲泥却胜晴。
犹怜昌歜酒,不与故人倾。
连州行衙水阁望溪西诸山
峤南气常昏,终日如雾隔。
我来已经时,初不辨山色。
纷纷翳犯眼,默默悸动魄。
今晨忽晴快,如语见肝膈。
群峰插天青,野水恣意白。
深窥木杪静,细数鸟道窄。
天心岂无意,直欲慰北客。
才经盗贼扰,更脱瘴疠厄。
湖湘虽未定,势已初夏迫。
颇闻铁骑远,不复更追索。
我归当何时,俗事累千百。
便拟衡山前,今年饱新麦。
忧虑则未已,四海方逼仄。
群公献纳际,或肯任此责。
先当肃区夏,次用及蛮貊。
岂容肆蹂躏,岁必有大获。
天虽未悔祸,世岂无良策。
生人苟未尽,狐兔当有宅。
将至南岳先寄演公禅师善公华严
胡马扬尘烽燧作,我行乃在天一角。
江西趼足过湖南,本赴郴阳故人约。
中途群盗又蜂起,所至往往为囊橐。
迟回改路心自笑,隐忍畏事人所薄。
不因此去渡湘水,更欲何时到南岳。
山中况有二老人,万里同来且安乐。
遥瞻见我应大笑,白须黑面都如昨。
平生故旧几人在,不早从公老丘壑。
自经丧乱可过从,每一思之怀抱恶。
请公更说因地初,一解人间因慧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