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尘土(chén tǔ)的意思:指尘埃、灰尘,也用来比喻贫穷、卑微、平凡。
到眼(dào yǎn)的意思:指事物的程度或情况已经达到了极限或最后阶段。
东篱(dōng lí)的意思:东篱是指东边的篱笆,比喻境界高、品德纯洁的人。
风矩(fēng jǔ)的意思:风矩指的是人们在言谈举止中守礼法度、恪守规矩,不随意妄为。
高才(gāo cái)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能力高超。
今古(jīn gǔ)的意思:今古意为从古至今,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
邻家(lín jiā)的意思:指与自己家相邻的家庭,也泛指与自己关系亲近的人家。
流霞(liú xiá)的意思:指夕阳西下时,天空呈现出美丽绚丽的彩霞景象。
眉宇(méi yǔ)的意思:指眉毛和眼睛,形容人的神态和表情。
妙处(miào chù)的意思:指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具有非常巧妙、独特的特点或优点。
色动(sè dòng)的意思:指欲望、情感等因受外界刺激而激发、涌动。
颓然(tuí rán)的意思:形容人情绪低落、气馁、沮丧的样子。
为伍(wéi wǔ)的意思:与他人一起行动或工作,成为同伴或同事。
喜色(xǐ sè)的意思:指人脸上露出喜悦的表情。
霞杯(xiá bēi)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令人向往的景象。
逍遥(xiāo yáo)的意思: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所羁绊。
小庭(xiǎo tíng)的意思:指小庭院,比喻环境狭小,局限于狭小范围内。
眼前(yǎn qián)的意思:指眼前所见的事物或情况。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茱萸(zhū yú)的意思:指坚贞不屈、永不改变的品质和态度。
自足(zì zú)的意思:指自己满足于现状,不再追求更多的东西。
逍遥游(xiāo yáo yóu)的意思:指自由自在地行走或游玩,毫无拘束的状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九月九日重阳节时,在家中小庭院中种植菊花的情景,以及与菊花相伴的愉悦心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不雨江亦乾,草木翳尘土”描绘了秋日干燥的景象,江水干涸,草木覆盖着尘土,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接着,“重阳到眼前,菊蕊犹未吐”点出了时节,重阳节即将来临,但菊花还未绽放,预示着即将迎来生机与色彩。
“邻家一株来,高才尺四五”描述了诗人从邻居家移栽了一株大约四五十厘米高的菊花,将其种植在自家的小庭院中。这一行为体现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种之小庭中,亦自足风矩”则表达了诗人对这小小庭院中的菊花种植感到满足,认为它足以成为庭院的一道风景线。
接下来,“摘叶以当花,茱萸可为伍”描述了诗人以菊花的叶子代替花朵,与茱萸一同摆放,增添了几分趣味和雅致。最后,“泛我流霞杯,喜色动眉宇”写出了诗人手持酒杯,与菊花共饮,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眉宇间透露出满足与快乐。
“颓然逍遥游,妙处有谁睹”则描绘了诗人沉浸在与菊花相伴的美好时光中,仿佛进入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逍遥境界,其中的美妙之处或许只有他自己能体会。最后一句“渊明何人斯,东篱傲今古”借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当下生活的自在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方式的向往,充满了诗意和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四月十六日拄笏亭偶题
转午闻鸡日正长,小亭方丈纳空光。
绿阴一雨浓如黛,何处风来百种香。
感春
春来物物尽欣怡,不到人间寒自眉。
愿得清时同贞观,旅行终日不忧饥。
寄题清溪寺
口舌安足恃,韩非死说难。
自知不可用,鬼谷乃真奸。
遗书今未亡,小数不足观。
秦、仪固新学,见利不知患。
嗟时无桓、文,使彼二子颠。
死败无足怪,夫子固使然。
君看巧更穷,不若愚自安。
遗宫若有神,颔首然吾言。
望江南/忆江南
成都好,蚕市趁遨游。
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遨灯火上红楼。车马溢瀛洲。
人散后,茧馆喜绸缪。
柳叶已饶烟黛细,桑条何似玉纤柔。立马看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