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岭分岗一岭西,一峰骧首万峰低。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回风(huí fēng)的意思:
(1).旋风。《楚辞·九章·悲回风》:“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清 钱谦益 《宝严湾枫林》诗:“白杨萧萧响空谷,长似铃鐸悲回风。”
(2).旧时高级官员坐堂之前,手下吏役要向他报告:一切准备妥当,并无意外事故。然后吩咐升堂。这种报告,叫做“回风”。《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巡捕官回风已毕,解审牌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出堂规》:“早堂,各役回风毕,把仪门皂隶领钥开门。”
(1).旋风。《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迴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緑。” 唐 杜甫 《对雪》诗:“乱云低薄暮,急雪舞迴风。” 清 曹寅 《惠山纳凉歌》:“柳上一蝉鸣不已,柳下迴风激流水。”
(2).曲名。《洞冥记》:“帝所幸宫人名 丽娟 ,年十四,玉肤柔软,吹气胜兰,不欲衣缨拂之,恐体痕也。每歌, 李延年 和之。于 芝生殿 唱《迴风》之曲,庭中花皆翻落。”甲马(jiǎ mǎ)的意思:指第一名的马,也用来形容在某一方面表现出色、排名第一的人或物。
角回(jiǎo huí)的意思:指事物发展或变化的方向、趋势或轨迹发生逆转或改变。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落叶(luò yè)的意思:比喻离开家乡或离开原处后,最终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原处。
马嘶(mǎ sī)的意思:形容马儿长嘶声,比喻形势紧迫或战争即将爆发。
暮角(mù jiǎo)的意思:指人在晚年时还能保持锐气,不失英勇豪迈的精神状态。
木杪(mù miǎo)的意思:木杪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树木的顶端或山林的深处。在引申意义上,木杪也表示事物或人物的最高点或最深处。
穷处(qióng chǔ)的意思:指处于困境、困苦的境地。
无穷(wú qióng)的意思:没有尽头,无限。
骧首(xiāng shǒu)的意思:形容马儿昂首奔驰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人昂首自信,豪情万丈。
晓暾(xiǎo tūn)的意思:指天明时分,太阳初升的光辉。
血食(xuè shí)的意思:以鲜血为食,形容残忍凶恶的行为。
要知(yào zhī)的意思:要想知道、要了解。
阴壑(yīn hè)的意思:指暗中进行的阴谋诡计。
云端(yún duān)的意思:指高处的云彩,比喻高远、飘渺的境界或理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川景象,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之宏大时内心的敬畏与感慨。诗人以精炼的笔触勾勒出铁山祠周遭的地理特征和生动的自然景色。
"千岭分岗一岭西," 这两句设定了整个画面,展示了一系列连绵不绝的山脉,其中有一座特别显著的山峰位于西边。这里的"一岭西"可能指的是铁山祠所在的特定地理位置。
接下来的"一峰骧首万峰低。" 强调了这座山峰的独特之处,它比周围所有的山峰都要高耸,显得格外雄伟。这里的"骧首"形容山势之险峻和突兀。
第三句"仰看木杪楼台小"则是从人之微小与自然之宏大的对比中,感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震撼。在这座高峰下,即便是建筑物也显得渺小不堪。"木杪"一词生动地描绘出树木在山风中的摇曳。
"犹听云端甲马嘶。" 这里的"犹听"表明即使是在远离尘嚣的高处,依然能听到来自天际的马嘶声响,这不仅是对声音传播距离的一种描写,更暗示着一种超越凡俗的神秘感。
"暮角回风吹落叶,晓暾笼树转寒霓。" 这两句诗则是季节和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夕阳时分的风吹落了树叶,而清晨的阳光又将树木笼罩在一层薄雾之中,营造出一种动静结合、寒暖交织的意境。
最后两句"要知血食无穷处,阴壑藏雷水绕溪。" 把诗人的视角引向更为隐秘和深邃的地方,暗示着自然界中有着不为人知的力量和资源。这里的"血食"一词可能象征着生命与生存的本质,而"阴壑藏雷水绕溪"则描绘了一个幽静而又充满能量的山谷景致。
整首诗通过对铁山祠周围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的审美取向和内在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岁时书事·其一
官居尽日閒,随意自消遣。
出门河水清,风定回长练。
烟林入画图,脱叶霜新绚。
景色为人妍,一岁知几变。
因思天地间,是处堪留恋。
指随襟袖寒,地气近淮甸。
归来吹青灯,峨冠看经传。
今人聊复尔,古人不可见。
杜门
初官金台边,日长颇閒暇。
细赓饮酒诗,喜无俗子驾。
云轻月缓梳,竹少花相亚。
官塘颇尘嚣,数间名传舍。
吾身聊自适,阅世如啖蔗。
春初汎舟回,晴溪山影射。
苍苔护鱼池,粉墙旁花架。
东风知人情,游丝从空下。
历览佳有馀,顷刻在所化。
杜门观我心,陶冶有鲍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