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晋庙》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王 子 晋 庙 唐 /白 居 易 子 晋 庙 前 山 月 明 ,人 闻 往 往 夜 吹 笙 。鸾 吟 凤 唱 听 无 拍 ,多 似 霓 裳 散 序 声 。
- 注释
- 子晋:王子晋,周朝的一位王子,传说中善于吹笙,能引来凤凰。
庙前:指王子晋的祠庙前。
山月明:山间的明亮月色。
人闻:人们听说或体验到的。
往往:常常,经常。
夜吹笙:在夜晚吹笙。
鸾吟凤唱:鸾鸟和凤凰的鸣叫声,常用来形容美妙的音乐。
听无拍:听起来没有固定的节拍。
多似:很像,大多像。
霓裳:《霓裳羽衣曲》,唐代的一种宫廷乐舞。
散序:乐曲的开头部分,没有固定节奏。
- 翻译
- 王子晋庙前的山中月色明亮,人们常常在夜晚吹奏笙管。
仿佛听到鸾鸟和凤凰的歌唱,却没有节奏,多像《霓裳羽衣曲》的散序之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开篇“子晋庙前山月明”即设定了一个宁静而又神秘的场景,月光洒在王子晋庙前的山上,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紧接着,“人闻往往夜吹笙”则引入了人为的声音,笙是一种古代乐器,其音色悠扬而又有些许凄清。在这里,诗人通过“夜吹笙”的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增加了一丝孤寂感。
下两句“鸾吟凤唱听无拍,多似霓裳散序声”则更进一步地加深了这种感觉。鸾和凤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瑞兽,其声音常被比喻为美妙的音乐。但在这里,诗人却说“听无拍”,即使是这些美妙的声音,也无法与夜晚笙声产生和谐的节奏。这不仅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中缺乏和谐之感的感慨。
最后,“多似霓裳散序声”则将这种声音比作天上的星辰移动的声音,既有序列又自如,这与“无拍”的笙声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不仅强化了夜晚笙声的孤寂感,也表达了一种超越凡尘,追求更高境界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和声音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