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陈 童 子 宋 /郑 清 之 前 身 端 合 是 王 充 ,收 拾 群 经 贮 腹 中 。书 吻 可 能 如 布 谷 ,笔 锋 应 不 事 雕 虫 。看 来 眉 目 真 兰 茁 ,揽 取 词 章 作 绣 筒 。归 去 莫 夸 童 子 技 ,好 寻 芳 躅 到 蟾 宫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锋(bǐ fēng)的意思:指写字或绘画时的笔尖,比喻文章或绘画作品的神韵和风格。
布谷(bù gǔ)的意思:形容人说话声音高亢激昂,如同布谷鸟鸣叫。
不事(bù shì)的意思:不愿意做事或不肯努力工作。
蟾宫(chán gōng)的意思:指月亮。
词章(cí zhāng)的意思:
诗文的总称。 隋 江总 《济黄河》诗:“未殫所闻见,无待验词章。”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六:“ 周益公 久在禁林,词章为一时之冠。”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听其言论,则日日痛哭,读其词章,则字字《孤愤》。”
雕虫(diāo chóng)的意思:形容过分追求琐细小事,而忽略大局。
端合(duān hé)的意思:指两个人或两个事物完全吻合、无任何差异。
芳躅(fāng zhú)的意思:形容花朵盛开的美景。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看来(kàn lái)的意思:表示根据所见所闻推测或判断,用以表示事实明显或显而易见。
可能(kě néng)的意思:有可能发生或存在的事物
揽取(lǎn qǔ)的意思:指全力争取、抓住机会,尽力获取或掌握。
眉目(méi mu)的意思:指眉毛和眼睛,表示容貌、神情或线索
前身(qián shēn)的意思:指某事物或某人的以前的形态、状态或身份。
群经(qún jīng)的意思:指众多经书,也指众多学问。
收拾(shōu shi)的意思:整理、整顿、整治
童子(tóng zǐ)的意思:指小孩子的声音非常嘈杂,形容人多嘈杂、喧闹。
寻芳(xún fāng)的意思:寻找芬芳的香味或美好的事物。
- 翻译
- 我原本应该是像王充那样的学者,把所有的经典都储存在心中。
读书如同布谷鸟鸣叫,写字的技巧不会局限于琐碎的文字游戏。
看你的才华横溢,就像兰花般茁壮成长,你的文章犹如锦绣筒装满华章。
回去后不要只炫耀孩童般的技艺,要追求更高的境界,探索知识的高峰。
- 注释
- 前身:过去的经历或身份。
端合:恰好符合。
王充:东汉学者,著有《论衡》。
群经:各种经典书籍。
贮腹中:储存在心里。
书吻:读书时的专注。
如布谷:比喻读书声或内容丰富。
笔锋:写作的才思。
事雕虫:从事琐碎的文字工作。
看来:看上去。
眉目:才华和形象。
真兰茁:真正的兰花般茁壮。
揽取:聚集。
词章:文章。
绣筒:比喻丰富的知识或文章。
归去:回去。
童子技:初学者的技艺。
芳躅:美好的足迹,指学问之路。
蟾宫:月亮,这里指学术的巅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赠予一位名叫陈的童子的作品。诗中赞扬了陈童子过人的学问和才华。首句“前身端合是王充”暗示陈童子有着深厚的学识,如同东汉时期的学者王充;“收拾群经贮腹中”进一步强调他的博学多识,能将众多经典著作融会贯通于心。接下来,“书吻如布谷”形容他读书之勤奋,犹如布谷鸟不断鸣叫,提醒人们勤奋学习;“笔锋应不事雕虫”则赞美他的文笔犀利,不拘泥于琐碎的文字技巧。
“看来眉目真兰茁”描绘陈童子的仪表出众,如同兰草初生,清新脱俗;“揽取词章作绣筒”则比喻他的文章丰富多彩,犹如锦绣筒中的繁花。最后两句“归去莫誇童子技,好寻芳躅到蟾宫”劝诫陈童子不要满足于现有的才艺,要继续追求更高的学术境界,如同嫦娥登月,寓意着卓越的成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鼓励的语气,赞扬了陈童子的才情与志向,同时也寄寓了对后辈的期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鹧鸪天.即用题方药堂《虹桥春泛图》旧词书寄.见李斗《扬州画舫录.题词》
当年旧事久成空。剩有垂杨乱晚风。
才子棹寻烟水外,美人梦破月明中。
悲命薄,泣途穷。青衫红袖略相同。
伤心一种天涯客,君是杨花我断蓬。
云仙引
纱幔风凄,妆楼月惨,重来问字销魂。
缘底事,遽归真。千呼万呼无语,画里风姿俨若存。
弱女啼红,娇儿衣白,触目酸辛。难堪奉倩伤神。
叹失却、芦帘对咏人。
收拾芸编,表扬藻采,细勒贞珉。
自愧疏才,春风曾坐,何物能将寸意申。
数卷金经,浣薇自写,联答师恩。
念奴娇.中秋夜同媳胡纫荪、女瑶坐月有作
良宵秋半,好早邀,皓魄湘帘捲起。
清供小陈金粟下,香爇博山炉里。
谙性妇新,慰情女弱。拜罢眉生喜。
冷辉贪玩,不知莲漏馀几。
遥想对景思家,露庭立处,有客雕栏倚。
那及臂寒鬟湿者,犹有娇雏解意。
蟾彩流笺,兔华绕管,且共幽怀寄。
酹他月姊,兴来倾盏重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