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秋夜感兴·其十九》
《山中秋夜感兴·其十九》全文
明 / 王渐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常于感应中和,动处过时静亦过。

若是深居讲说,岂知禅定头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禅定(chán dìng)的意思:指心境平静安宁,思维专注集中的状态。

感应(gǎn yìng)的意思:感应指的是一种相互作用或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此词可以表示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相互影响或相互作用。

过时(guò shí)的意思:指某个事物、观念或技术已经不再适用或不再流行。

讲说(jiǎng shuō)的意思:指以口头形式表达意见、观点、情感等。

若是(ruò shì)的意思:如果是,假如,如果

深居(shēn jū)的意思:指一个人长期隐藏在深处,不愿外出或参与社交活动。

头陀(tóu tuó)的意思:指人的头颅。

应验(yìng yàn)的意思:指预言、预测或预言中所说的事情成为现实。

中和(zhōng hé)的意思:指使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因素达到平衡,使之和谐统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秋夜的深刻感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洞察。

“常于感应验中和”,诗人首先表达了对自然界的微妙感应,认为在自然的变化中,存在着一种和谐与平衡,这种感知是深入且全面的。这里的“中和”不仅指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也暗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动处过时静亦过”,接着,诗人通过对比动态与静态,进一步阐述了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界限。无论是动还是静,都只是时间与空间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体现了自然界的一种动态平衡。

“若是深居资讲说”,诗人在此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一个人能够深入地居住在自然之中,用心去体验和理解自然,那么他将不仅仅是被动地感受,而是能够主动地与自然对话,通过“讲说”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理解和感悟。这里的“讲说”不仅仅是指语言上的交流,更包含了心灵的沟通与共鸣。

“岂知禅定有头陀”,最后,诗人以禅宗的修行方式——头陀行(即严格的苦行)为例,表达了对内心修行的思考。禅定并非只是外在形式的苦行,而是一种内在的、深入的自我探索与净化过程。通过禅定,人们可以达到心灵的平静与清明,从而更好地理解自然与宇宙的真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引导读者深入探讨人与自然、内心与外界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内心的修行达到和谐与平衡的状态。

作者介绍

王渐逵
朝代:明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猜你喜欢

瑶琴怨

凉蟾吹浪罗衫湿,贪看无眠久延立。

欲将高调寄瑶琴,一声弦断霜风急。

凤胶难煮令人伤,茫然背向西窗泣。

寒机欲把相思织,织又不成心愈戚。

掩泪含羞下阶看,仰见牛女隔河汉。

天河虽隔牛女情,一年一度能相见。

独此弦断无续期,梧桐叶上不胜悲。

抱琴晓对菱花镜,重恨风从手上吹。

(0)

如梦令·其三

卧看西湖烟渚。绿盖红妆无数。

帘卷曲栏风,拂面荷香吹雨。归去。归去。

笑损花边鸥鹭。

(0)

前日偕长文赴大庾饭坐中见黄菊盛开故有前作新诗既三复矣最后乃云黄菊尚未之见间有一二株白菊耳且有閒傍短篱寻嫩蕊忽惊孤蝶绕幽篱之句黄花岂得无语辄发一笑

曾向华筵折数枝,不知心正阿谁思。

却怜弄玉吹箫伴,忘了小桥同醉时。

和泪盈盈凄晓露,含情脉脉怨东篱。

孙郎风味年来减,且对西风罚满卮。

(0)

雨歇

急澍乘云度,凉烟落晚留。

山颜红露日,田尾浊鸣沟。

知倦翩翩鸟,来思湿湿牛。

东菑聊骋望,偏识种瓜畴。

(0)

丑奴儿/采桑子·其三

夜来子后披衣坐,心定神清。见个真人。

脸似胭脂体似银。炉中火焰炎炎起,紫气腾腾。

一粒丹成。管取飞升上帝京。

(0)

长相思·其三

上帘钩。下帘钩。夜半天街灯火收。有人曾倚楼。

思悠悠,恨悠悠。只有西湖明月秋。知人如许悠。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