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原道中书事·其二》
《太原道中书事·其二》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不断峰峦色,何由见晋阳。

傍山兔三穴入地鼠千仓。

项为泉奔瘿,牙因枣熟黄。

吴儿莫相笑,风俗陶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断(bù duàn)的意思:不间断地、持续不断地

峰峦(fēng luán)的意思:形容山峰连绵起伏的景象。

风俗(fēng sú)的意思:指一定地区或群体长期形成的社会习俗和风尚。

何由(hé yóu)的意思:何以,从何处。表示不知道或无法确定事物的来源。

入地(rù dì)的意思:深入地下或深入内部,形容极其彻底或极端的程度。

三穴(sān xué)的意思:指一个地方或物体有三个洞穴或孔穴。

陶唐(táo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放荡不羁,不拘小节。

吴儿(wú ér)的意思:指吴越地区的人。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太原道中书事(其二)》描绘了太原道中的自然景色和地方风俗,展现出浓厚的历史感。首句“不断峰峦色”形象地描绘了连绵起伏的山峦,色彩斑斓,给人以视觉上的动态感受。接下来的“何由见晋阳”,表达了对古代晋阳城的遥想与向往,流露出历史文化的厚重。

“傍山兔三穴,入地鼠千仓”两句运用了生动的动物意象,暗示了山野的生机和物产丰富,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颈联“项为泉奔瘿,牙因枣熟黄”则通过泉水奔涌、枣子成熟的情景,进一步描绘了太原地区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丰收的景象。

最后两句“吴儿莫相笑,风俗古陶唐”,诗人提醒来自江南的吴地之人不要轻易嘲笑这里的风俗,因为太原的古老传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陶唐时代,表达了对当地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尊重和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写景抒怀的方式,展现了太原道中的风土人情,寓含着对历史的追忆和对地方文化的赞美。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衍上人萧然斋

高林洒繁露,閒斋自翛然。

俄闻一叶坠,应我琴中弦。

野水寒欲浅,遥岑秋更妍。

清晨理梵罢,窗扉霭馀烟。

(0)

岭南杂录三十首·其十二

谁跨鲸鲵斩断虹,海波飞立瘴云空。

阇婆真蜡船收澳,知是来朝起飓风。

(0)

早行

孤馆惊残漏,登途竟若迷。

山形存隐约,地势失高低。

薄曙欺残月,哀猿和早鸡。

忽闻飞瀑响,已过石桥西。

(0)

哭郑佥事

忍见苍苔裹绣衣,西湖风急旅魂悲。

紫罗半臂今犹在,免学欧阳写恨辞。

(0)

八月至直沽

野泺天低水,人家时两三。

雁声连漠北,鱼味胜江南。

雪拥芦芽短,寒禁柳眼缄。

持竿吾欲往,拙宦白何堪。

(0)

夏日与诸友文燕

平生四海交,佳友一二数。

蚤年识黄九,诘屈盘新句。

烂漫多文辞,晚复亲李杜。

墙东避世公,十载厌城府。

暇时得相过,虽夕款蓬户。

太丘两佳儿,元方吾所慕。

半升折足铛,白石日夜煮。

低头诵经史,未觉霜月苦。

今春一相逢,喜色动眉宇。

从师入天台,拟续兴公赋。

我行适四方,日与樵牧伍。

敲门三益友,惊散床下鼠。

一呼未即衣,再呼那及屦。

起陈四席坐,李杜黄及予。

相对出肝膈,遂忘亲寡旅。

上马来及晨,投辖过映午。

谈谐肘腋腕,拜跪肃樽俎。

历数座上客,坐欠两公语。

两公今何在,江湖渺脩阻。

缺然螬化蝶,又似蟨迷駏。

会合疑有时,交亲不在故。

凡此宿昔契,每怀连床雨。

谁知一饷乐,竟违通昔晤。

誓去挽莫留,尽日空詹伫。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