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高杨柳露,洲远荻芦风。
旷坐对清影,浮生念转空。
这首清代诗人艾畅的《舟中同赵直夫对月》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夜晚画面。首句“天涯一片月”,以广阔的天地间一轮明月起笔,展现出诗人孤独的漂泊之感。接着,“照我宿淮东”点明诗人身处淮河东岸,月光如伴,寓含思乡之情。
“故国几时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归期未卜的无奈。扁舟夜行,诗人与友人赵直夫共享此景,增添了情感的共鸣。“岸高杨柳露,洲远荻芦风”两句,通过描绘岸边高高的杨柳挂着露珠,远处洲渚上飘来荻芦的清风,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和旅途的孤寂。
最后两句“旷坐对清影,浮生念转空”,诗人独自静坐,面对清冷的月影,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思绪万千,心境空灵。整首诗以月为线索,借景抒怀,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远方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清远峡山寺,几年闻汝名。
维舟得眺望,满目慰经行。
壁立巉天秀,溪閒写镜清。
岭云方北上,涛雪漫南倾。
罪垢三熏净,归风两腋轻。
皇慈天共大,睿知日同明。
重起阙廷恋,敢怀山水情。
生绡无画手,聊此寄真形。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