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秋夜感兴·其七》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山中秋夜感兴(其七)》由明代诗人王渐逵所作,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上空谈误国现象的批判。
首句“考亭一脉本轲丘”引用了儒家学派的重要人物孟子(轲丘是孟子的别称)与朱熹(考亭是朱熹的居所,代表理学)的传承关系,暗示了儒家思想的正统性和深远影响。接着,“著作遥知为世谋”则赞扬了作者自己或先贤们著书立说是为了社会的长远考虑,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责任意识。
然而,紧接着的两句“却怪虚谈狂谬者,摘从枝叶倍寻搜”,则揭示了诗人的批判态度。他指出那些空谈误国的人,不仅没有关注到问题的本质,反而在枝节末梢上过度挖掘,这是一种荒谬且有害的行为。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真正有识之士的尊重和对空谈者的讽刺,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以及深入理解问题本质的必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邃的思考和犀利的笔触,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社会责任和道德担当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