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十五夜涌泉寺口号》
《九月十五夜涌泉寺口号》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斜月花宫法鼓催,风珂蓦忆掖门开。

廿年三破僧床睡,大顶峰头候日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顶峰(dǐng fēng)的意思:指山峰的最高点,也比喻事物的最高水平或最高阶段。

法鼓(fǎ gǔ)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威严。

峰头(fēng tóu)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比喻事物的高处或巅峰状态。

风珂(fēng kē)的意思:形容人的才华或品德超群,出众突出。

宫法(gōng fǎ)的意思:指官员利用职权,以法律为工具,来打击、迫害他人。

花宫(huā gō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风度美丽、宜人。

日来(rì lái)的意思:日子一天天过,时间不断流逝。

斜月(xié yuè)的意思:指月亮不是圆满的状态,而是呈现出一种斜倚或半圆形的形状。

掖门(yè mén)的意思:指在门外帮助开门,也比喻帮助别人打开机会或创造条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寺庙中静谧而庄严的氛围。首句“斜月花宫法鼓催”,以斜挂天际的月亮和花宫中的法鼓声起笔,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肃穆的环境。次句“风珂蓦忆掖门开”,通过风吹过寺庙的门环(风珂)的声音,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扇门缓缓开启的瞬间,引人遐想。接着,“廿年三破僧床睡”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寺庙生活的深刻体验,三十年间,三次在僧人的床上小憩,暗示了他对寺庙生活的熟悉与亲近。最后,“大顶峰头候日来”则将视角拉高,描绘了诗人站在大山顶峰等待日出的情景,既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寓意着内心的期待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寺庙生活独特的情感体验,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体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时期文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和鲍守次韵林德祖十四首·其十二

淮阴当日少年轻,官舍浑如寄旅亭。

十载凄凉甘组绿,三冬讽诵伴灯青。

才非徐孺惭悬榻,谄异陈咸岂触屏。

独幸亲逢陶谢手,每观一字并华星。

(0)

期颐堂·其三

百事如今与世违,十花一木谩儿嬉。

莫欺兀兀痴顽老,曾睹升平元祐时。

(0)

题昭陵什伐赤马图

赤骥驼僧去玉关,换他白马载经□。

谁怜什伐飞龙子,赢得金创卧帝闲。

(0)

和刘卿材十咏·其七溪声

至音不可收,今人滞形器。

欲知古乐心,山中此声是。

(0)

致政吴侍郎挽歌词·其一

千里资甘旨,凄凉一日遗。

为臣如广受,生子似皋夔。

笔砚诸孙哭,讴歌几郡思。

秦人失太守,翻有怨天辞。

(0)

和刘卿材十咏·其二牧竖

逐处随青草,生来不识愁。

旱田乾欲死,拍手也须讴。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