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示 资 福 谕 老 宋 /苏 辙 幽 居 百 无 营 ,孤 坐 若 假 寐 。根 尘 两 相 接 ,逆 流 就 一 意 。意 念 纷 无 端 ,中 止 不 及 地 。寂 然 了 无 觉 ,乃 造 真 实 际 。百 川 入 沧 溟 ,众 水 皆 一 味 。止 为 潭 渊 深 ,动 作 涛 澜 起 。动 止 初 何 心 ,及 遇 适 然 耳 。吾 心 未 尝 劳 。万 物 将 自 理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川(bǎi chuān)的意思:指众多的河流汇聚成大河,比喻众多的事物汇集在一起。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沧溟(cāng míng)的意思:沧溟指大海的广袤无垠,也用来比喻宽广无边的事物。
动作(dòng zuò)的意思:指人的行为或事物的运动。
动止(dòng zhǐ)的意思:指行动或停止,表示动作的起止。
寂然(jì rán)的意思:寂静无声,没有声音。
假寐(jiǎ mèi)的意思:假寐指短暂的睡眠,也可以形容人在工作或学习中短暂地放松休息。
了无(le wú)的意思:形容完全没有,一无所有
逆流(nì liú)的意思:逆流指的是水流、气流等与主流方向相反的流动。在引申意义上,逆流也指与大众观点、潮流相悖的行为或思想。
适然(shì rán)的意思:恰当地、合适地
实际(shí jì)的意思:真实存在的,实际上的
潭渊(tán yuān)的意思:指深不可测的水潭或险恶的境地。
涛澜(tāo lán)的意思:形容波涛汹涌、声势浩大的景象。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未尝(wèi cháng)的意思:从来没有尝过,表示从未经历过某种事物或感受。
无营(wú yíng)的意思:没有准备,毫无防备。
无觉(wú jué)的意思:没有觉察、没有感觉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相接(xiāng jiē)的意思:相连,接触
意念(yì niàn)的意思:指思想、思维、思考的内容或形式。
一意(yī yì)的意思:专心致志、一心一意
一味(yī wèi)的意思:盲目地、固执地、一味地
幽居(yōu jū)的意思:指安静、清幽的居住环境,也可引申为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
渊深(yuān shēn)的意思:形容学识或思想深奥广博,见识高深。
造真(zào zhēn)的意思:指创作或表演艺术作品时,力求真实、真诚、真切,不虚假、不做作。
真实(zhēn shí)的意思:真实指的是事物的本质和真实性。
中止(zhōng zhǐ)的意思:停止、终止
自理(zì lǐ)的意思:指能够照顾自己的生活和事务,不依赖他人的帮助。
- 注释
- 幽居:孤独居住。
百无营:无所事事。
孤坐:独自坐着。
假寐:似睡非睡。
根尘:身心。
逆流:逆向而行。
一意:专注。
中止:停止。
止:静止。
寂然:寂静。
真实际:真实本质。
沧溟:大海。
众水:众多河流。
潭渊:深潭。
动作:行动。
涛澜:波澜。
何心:无心。
适然:自然和谐。
未尝劳:从未疲惫。
自理:自我管理。
- 翻译
- 我独自居住,无所事事,仿佛在半梦半醒之间。
身心与外界相连,逆向而行,只专注于内心。
思绪纷繁无定,无法停歇,直到心灵深处。
静寂之中,毫无察觉,却触及了真实的本质。
众多河流汇入大海,水流虽各异,但目标一致。
静止如深潭,行动则激起波澜。
动静本无心,只是自然随和罢了。
我的心从未疲惫,万物自会有序运转。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示资福谕老》,诗人以个人的静思冥想为主题,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自然法则的理解。首句“幽居百无营”描绘了诗人隐居独处的生活状态,无欲无求。接着,“孤坐若假寐”写出了他独自静坐的专注,仿佛在梦境之中。
“根尘两相接,逆流就一意”揭示了诗人试图超越世俗杂念,回归本源的决心。他认识到念头纷繁复杂,但通过内心的平静与专注,可以达到“寂然了无觉”的境地,即领悟到真实的存在。
“百川入沧溟,众水皆一味”运用自然景象比喻,说明所有事物最终都会归于统一,如同百川汇入大海。诗人进一步阐述,无论是止息如潭渊,还是行动如波涛,都是自然而然的过程,无需刻意为之。
最后两句“吾心未尝劳,万物将自理”,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宁静与万物运行规律的深刻理解,认为只要保持心境平和,万物自会按照其规律发展。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苏辙禅宗思想的哲学韵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泛舟西湖
天光碧若湖,湖光清似天。
衣裳忽异色,我坐万绿边。
既罢树下酌,遂登湖上船。
船头见我影,酒醒凉娟娟。
柳深百蜩唱,荷净双鹭拳。
橹枝拨水柔,磬响随风圆。
高峰吐白云,缕缕如轻绵。
却瞻黄妃塔,界破南屏烟。
王汉衢明府自题抚琴图云人心尽如此天下自和平盖唐人抚琴句也为赋一诗
治国如张琴,此中有精理。
安弦操缦间,不偏而不倚。
中声本在心,其妙应以指。
先生操元音,志山复志水。
一弹再弹时,半松半篁里。
能令劳者息,能令疲者起。
人言先生琴,古调非今比。
先生曰不然,人心尽如此。
但令心和平,道也通乎技。
云山高峨峨,烟树清瀰瀰。
何当鼓天风,一洗筝琵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