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林中花自发,客来竹下鸟先啼。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畦(bǎi qí)的意思:形容农田广阔,土地肥沃。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层轩(céng xuān)的意思:形容建筑物层层叠叠,楼阁错落有致。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高阁(gāo gé)的意思:形容地位高,权力大,或者形容人远离尘嚣,生活清净。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三径(sān jìng)的意思:指三条道路,比喻做事情的方法或途径。
水西(shuǐ xī)的意思:指水流向西,意味着水势逆流、逆境或逆天而行。
野水(yě shuǐ)的意思:指没有经过加工、调整或管束的自然状态,形容情况或事物的原始、自然、未受限制的状态。
幽栖(yōu qī)的意思:隐居、安静地居住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自发(zì fā)的意思:自然而然地发生或表现出来。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和与新见赠韵一首》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田园生活画面。首句“高阁层轩野水西”,写的是诗人居住的环境,高高的阁楼坐落在野外的西边,临近流水,显示出居所的清幽。次句“白云长此护幽栖”,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隐逸氛围,白云缭绕,仿佛在守护着这份静谧。
“买田祗为开三径,莳药还须满百畦”两句,表达了诗人归隐的志向,他购置田地并非为了追求财富,而是为了开辟三条小径,以便种植各种草药,满园的药畦反映出他对自然和健康的热爱。
“春去林中花自发,客来竹下鸟先啼”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日常生活的恬淡,花开鸟鸣,自然和谐,来访的客人还未到,鸟儿已先报以鸣叫,显出主人的闲适与热情。
最后,“夜游何事频携烛,明月纷纷随杖藜”描绘了诗人夜晚漫步的情景,无需灯火,只需明月相伴,手持藜杖,足见其心境的悠然自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向往的田园隐逸生活以及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重别南给事
谪宦三年尚未回,故人今日又重来。
闻道崖州一千里,今朝须尽数千杯。
晚秋东游寄猗氏第五明府解县韩明府
步出青门去,疏钟隔上林。
四郊多难日,千里独归心。
暮鸟声偏苦,秋云色易阴。
乱坟松柏少,野径草茅深。
灞涘袁安履,汾南宓贱琴。
何由听白雪,秪益泪沾襟。
赴许州留别洛中亲故
淳风今变俗,末学误为文。
幸免投湘浦,那辞近汝坟。
山遮魏阙路,日隐洛阳云。
谁念联翩翼,烟中独失群。
题茅山李尊师山居
天师百岁少如童,不到山中竟不逢。
洗药每临新瀑水,步虚时上最高峰。
篱间五月留残雪,座右千年荫老松。
此去人寰今远近,回看云壑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