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澜殊不恶,一鸟掠波回。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恶(bù è)的意思:
(1).谓不为恶声厉色。《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程颐 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
(2).不坏;不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凝之 谢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还 谢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廼尔?’”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何如?” 鲁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触热(chù rè)的意思:触动热情,激发热烈的反应或情感。
短棹(duǎn zhào)的意思:指用短棹划船,比喻能力有限,难以应对复杂的事物或困境。
迷径(mí jìng)的意思:迷失了正确的道路或方向。
起雷(qǐ léi)的意思:形容突然发生巨大的变故或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
送行(sòng xíng)的意思:为别人送行或送别时,表示祝福和告别。
未惬(wèi qiè)的意思:未达到满意的状态
溪边(xī biān)的意思:指溪水旁边,形容环境清幽、宜人。
行杯(xíng bēi)的意思:举杯行礼,表示敬意或祝福。
竹阴(zhú yīn)的意思:竹子的阴凉处,比喻安静幽雅的环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午后,诗人与友人在溪边泛舟的情景。首句“未惬溪边兴,重期触热来”表达了诗人对溪边之景的喜爱,即使天气炎热也愿意再次前来。接着,“竹阴移短棹,荷气送行杯”描绘了竹影在桨下移动,荷花香气随行杯飘散的画面,生动展现了夏日水上的清凉与惬意。
“渡古云迷径,岩虚昼起雷”两句则通过云雾缭绕的古渡口和空旷山岩中传来的雷声,营造了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最后,“风澜殊不恶,一鸟掠波回”以轻柔的风、起伏的波浪和一只掠过水面的鸟儿,收尾于和谐宁静之中,整个画面充满了自然之美和生活的闲适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溪边泛舟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以及对生活闲适、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九日登东冈小女为予簪花烹菊留连竟日戏作
水色不敌漻天清,霜信欲逐凉飙生。
时当九日那易得,兴发一旦谁能绳。
次公清狂醒亦作,孝绪隐迹心兼并。
取复不远他日侮,怜我无已娇儿情。
黄花碎撷插斑鬓,苦菊细瀹吹破铛。
野游汗漫动成趣,老态拥肿何庸憎。
鸿飞江海信寥阔,鼎食钟鼓徒铿鍧。
忽焉遥岑下落日,或恐阴壑来山精。
一树一石神物附,秋蛩秋鸟天和鸣。
苍山白水幸自力,天寒岁暮予汝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