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有廉仁宪,驱山息异氛。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飞蝗灾害对凤邑百姓生活的影响,以及官员通过德政和祭祀仪式来祈求消除灾害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民众疾苦的关注和对官员道德责任感的颂扬。
首句“飞蝗来凤邑”,开篇点题,形象地描述了蝗虫突然降临的场景,给原本平静的凤邑带来了灾难。接着,“忽蔽永丰云”一句,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蝗虫之多,几乎遮蔽了天空,渲染出一片混乱与恐慌的氛围。
“妇子奔号急,微民稽拜殷”描绘了灾民在蝗灾面前的无助与恐惧,妇女和儿童四处奔逃呼救,而普通百姓则虔诚地跪拜祈求神灵保佑,表达了人民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奈与渴望。
“弭灾全藉德,祝蜡岂徒文”两句揭示了诗人对于解决灾害问题的根本看法——依靠官员的德行和智慧。他认为,只有通过道德治理,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祭祀仪式。
最后,“赖有廉仁宪,驱山息异氛”表达了对有能力官员的期待和赞美。在他们的领导下,能够驱散灾难,恢复和平与秩序。这不仅是对现实情况的反映,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与和谐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古代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希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咏怀·其七
兰丛盛枳棘,凤穴邻鸱鸮。
利害日相摩,金石为之焦。
仲尼探虎口,蹠也方矜骄。
仁义为盗积,天下谁宗尧。
驱车以放志,言观东海潮。
波涛飞雪山,河汉垂天桥。
蛟龙隐文章,尾闾水潜消。
宁无百尺丝,吞饵惟游鲦。
白云来何迟,俯仰托长谣。
陈恭人挽诗·其四
丈夫为干将,妇人为莫邪。
雌雄中道别,何以报王家。
妾身久婴疾,针药难屡加。
彩镜失鸾影,朱颜凋蕣华。
阴啸召君魂,阳呼召君魄。
冉冉去何之,黄泉遂永隔。
恸哭摧心肝,独生亦何益。
皇天忌燕婉,佳人殊不惜。
死为苟奉倩,从子归窀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