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智威偈·其二》
《答智威偈·其二》全文
唐 / 慧忠   形式: 偈颂

虚无实体人我何所存。

妄情不须息,即汎般若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般若(bō rě)的意思:指智慧、智慧的根源。也用来形容人的智慧深厚。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人我(rén wǒ)的意思:指人与自己无法分开,形容人与自己的关系密切,无法割舍。

实体(shí tǐ)的意思:事物的实际存在形态,与虚构相对。

所存(suǒ cún)的意思:所拥有的财产或物品。

虚无(xū wú)的意思:没有实际内容或意义的空虚状态。

翻译
空无并非无物,个体与自我如何安放其中。
无须遏制虚妄情感,即可乘上智慧之舟。
注释
虚无:指空无一切的状态,哲学中常指超越有无的概念。
实体:这里指一种真实存在的状态或本体。
人我:人指个体,我指自我意识或主体性。
何所存:哪里存在,指在虚无中找不到定位。
妄情:虚妄不实的情感或欲望。
不须息:不需要抑制或停止。
即:立即,直接。
汎:同‘泛’,航行、乘的意思。
般若船:般若指大智慧,船比喻能渡人到达彼岸(开悟)的手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僧人慧忠所作,名为《答智威偈(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探讨哲学和宗教的深奥问题,通过对“虚无”与“实体”的思考,表达了对于人我位置和存在状态的困惑。

“虚无是实体,人我何所存。”这一句表明诗人认为即使是在空无一物的境界中,也依然有某种真实存在的东西,而这种存在让人我感到迷茫,不知自己的立足之地。这里的“虚无”可能指的是佛家中的“空”,而“实体”则是对这个“空”的一种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妄情不须息,即汎般若船。”在这句中,“妄情”指的是那些迷惑心灵的情绪和欲望,诗人主张这些迷乱的情感不需要被压制或是停止,因为它们如同漂浮不定的舟船,是通往智慧之门的“般若波罗蜜”,即是大乘佛教中的六度之一,代表智慧。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的宗教修为和哲学思考,以及他对于心灵解脱的追求。通过这种独特的对比和象征手法,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达观自在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慧忠
朝代:唐

俗姓陈,泉州仙游(今福建仙游)人。9岁出家。后嗣华州草庵法义。归住泉州龟洋山。武宗时被迫还俗。约卒于宣宗大中间。《景德传灯录》卷二三有传,录其诗偈3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猜你喜欢

田无高下已齐耕,意惬三农拥跸程。

刚觉日来炎气剧,恰逢晓破湿云生。

寸馀接到泉膏润,尔许添成樾荫荣。

麦届望秋虞过潦,便欣霞脚晚天晴。

(0)

舟行杂兴三十首·其八

香水犹传吴苑溪,菜花黄入岸花低。

隔堤不见林边屋,却听鸡声三两啼。

(0)

久闻

久闻黄河尾渐淤,审然民瘼亟宜虑。

去岁春月阅永定,骑墙行水吁可惧。

不啻尾淤河半淤,夏霖堤溃果旁骛。

泛滥空怀瓠子歌,至今未涸怜沮洳。

尔时南望增戚忧,未识金堤何以护。

兹来两度剪黄流,水由地中直东注。

回斡奔腾势雄放,云梯达海须更赴。

盛涨云或时拍岸,要亦归川得其故。

人言纷纭难尽信,解疑要在目亲睹。

因思永定原无尾,不疏则淤理所固。

九曲源从天上来,宋元以后夺淮据。

齐驱赴壑有归墟,苇荡宽深延套巨。

迥异浑流善变更,去岁过忧今始悟。

(0)

岁暮怀人·其二

当时置驿起声名,老去传经倍有情。

惭愧西游邴根矩,东家孤负郑康成。

(0)

灵泽夫人祠

空江落日黯祠门,髣髴云裳涕泪痕。

一恸无由恩已绝,两家多故事难言。

千秋杜宇休啼血,万里苍梧合断魂。

终古湘灵有祠庙,流传真伪更谁论。

(0)

濠畔偶成·其五

柳因顾媚与王微,旧院遗民世所希。

天末朱楼安远峤,板桥谁为志芳菲。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