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蒲中舍霜致政归蜀·其一》
《送蒲中舍霜致政归蜀·其一》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厌苦折腰久,飘然黄鹄飞。

田园芜没邻曲光辉

昔奋儒衣去,今纡朝绂归。

人生贵知足,得此已为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光辉(guāng huī)的意思:光明耀眼的辉煌。

贵知(guì zhī)的意思:贵重的知识,宝贵的智慧

黄鹄(huáng hú)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才能出众的人。

邻曲(lín qǔ)的意思:指邻居之间相互交往,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飘然(piāo rán)的意思:形容轻盈自在、无拘无束的样子。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儒衣(rú yī)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衣服,比喻儒家的思想和道德标准。

田园(tián yuán)的意思:指乡村、农田或田园生活,也用来形容宁静、安逸的环境。

芜没(wú méi)的意思:指花草茂盛,遮蔽了道路或水面。

厌苦(yàn kǔ)的意思:厌恶痛苦,不愿忍受痛苦。

折腰(zhé yāo)的意思:低头、弯腰行礼或表示恭敬。

知足(zhī zú)的意思:知道满足,知道知足常乐。

翻译
长久以来厌倦了低眉折腰的生活,我像黄鹄般自由地飞翔。
田园依旧未荒废,邻居们的生活也充满光彩。
过去我穿着儒生的衣服离开,如今却披着朝服归来。
人的一生贵在知足,能有这样的归宿已经很稀有了。
注释
厌苦:厌倦辛苦。
折腰:鞠躬尽瘁。
飘然:轻松自在。
黄鹄:大雁或天鹅,象征自由。
田园:家园田地。
芜没:荒废。
邻曲:邻居。
光辉:光彩。
昔:过去。
儒衣:儒生的服装。
纡:缠绕,此处指穿官服。
朝绂:朝服,官员的官帽。
人生:人的生活。
贵:看重。
知足:满足现状。
稀:少见,珍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满足,以及对朋友归乡的送别之情。诗中“厌苦折腰久,飘然黄鹄飞”表达了长时间劳碌之后,终于得以放松身心,如同黄鹄展翅高飞般自由自在。“田园未芜没,邻曲有光辉”则描绘了一片宁静美好的乡村景象,其中“田园未芜没”暗示着秋收之后的农闲时节,而“邻曲有光辉”则透露出一丝温暖和希望。

接下来的“昔奋儒衣去,今纡朝绂归”显示了诗人对朋友过去的记忆与现实的比较,从前的简朴如同儒生的装扮,现在却是华丽如朝服一样的归乡。这种对比强调了友情的珍贵和诗人的喜悦之情。

最后,“人生贵知足,得此已为稀”则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在诗人看来,能够拥有这样美好的归宿和友情,就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际关系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平和与满足的情感。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将归夫椒泊湖口作

咫尺胥台路,风波满渡头。

鹤情悬碧陇,莼思协沧洲。

柳暗藏归溆,花深引去舟。

白云为带处,仿佛识仙丘。

(0)

理山避暑竹亭有作见寄次答

阮生能抗俗,嵇子得长林。

僻境寡人迹,开窗多鸟音。

苍藤挂朱日,短榻卧重阴。

羡尔忘机事,云山意已深。

(0)

除夕

异乡逢岁尽,一倍旅愁增。

车从来三署,衣香过五陵。

春晴传法鼓,夜色引慈灯。

谁识朝元侣,禅栖学老僧。

(0)

鸟散馀花落

春来啼鸟伴,相逐百花中。

栖处迷深绿,飞时带浅红。

祇惜香沾羽,非关娇惹风。

回看意不尽,犹自恋芳丛。

(0)

赠董职方德甫擢光禄卿

三秋心力尽,经略见才雄。

董策今谁在,班铭志已同。

才收卫律叛,更赏霍家功。

神武惟龙准,凭陵自犬戎。

兵张群议后,官转百忧中。

侯火惊燕甸,宵衣想汉宫。

将星寒动塞,卿月夜临空。

尚忆长征子,持戈向北风。

(0)

塞下三首·其三

路出古云州,风沙吹不休。

乌鸢下空碛,驼马渡寒流。

地旷边声动,天高朔气浮。

霜连穷海夕,月照大荒秋。

击鼓番王醉,吹笳汉女愁。

龙城若复取,侠士几封侯。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