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从今(cóng jīn)的意思:从今以后;从现在开始。
大明(dà míng)的意思:指光明、公开、显露之意。
见临(jiàn lín)的意思:指亲自去看望或接待。
群阴(qún yīn)的意思:指多个阴暗的势力、势倾朝野的人物联合起来,形成强大的势力。
石鱼(shí yú)的意思:指虚伪的人或事物,表面上看起来很美好,实际上却是虚假的。
相传(xiāng chuán)的意思:据传说;根据传统
异事(yì shì)的意思:
(1).他事;别的事。《礼记·曲礼下》:“輟朝而顾,不有异事,必有异虑。” 陈澔 集说:“异,犹他也。敬心不存,则形诸外,此所以知其有他事他虑也。”《吕氏春秋·上农》:“农不敢行贾,不敢为异事,为害於时也。” 高诱 注:“异犹他也。”
(2).指职司不同。《诗·大雅·板》:“我虽异事,及尔同寮。” 郑玄 笺:“我虽与尔职事异者,乃与女同官。” 晋 陆云 《赠汲郡太守》诗:“念我同僚,悲尔异事。”
(3).不平常的事;特别事件。《韩非子·说难》:“规异事而当,知者揣之外而得之,事泄於外,必以为己也,如此者身危。” 唐 杜牧 《唐故岐阳公主墓志铭》:“郡县闻主且至,杀牛羊大为数百人供具,主至,从不二十人、六七婢,乘驴闒茸,约所至不得肉食,驛吏立门外,舁饭而返……闻於京师,众譁説以为异事。”《红楼梦》第七四回:“ 袭人 因见 晴雯 这样,必有异事,又见这番抄拣,只得自己先出来打开了箱子并匣子,任其搜拣一番。”
(4).奇怪的事;难以理解的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萧子云 每叹曰:‘吾著《齐书》,勒成一典,文章弘义,自谓可观。唯以笔迹得名,亦异事也。’” 宋 苏轼 《登州海市》诗:“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 清 朱之瑜 《安南供役纪事》:“然初时皆欲杀 瑜 ,后则各相敬爱……向之乘机下石者,咸相惊诧,以为异事。”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撒旦 诗人之出,殆亦如是,非异事也。”
(5).不同的事。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今之学者,以为文武异事,吾知治文事而已。”一出(yī chū)的意思:指事情或情况的发展突然出现,往往带有意外或出乎意料的意味。
阴伏(yīn fú)的意思:隐藏在暗处等待时机的意思。
- 鉴赏
这首诗名为《石鼓》,是明代诗人陈琏所作。诗中描绘了关于石鼓的传说故事,充满了神秘与想象。
首句“异事相传竟莫徵”,开篇即点明了石鼓背后隐藏着一个难以验证的奇异故事。接着,“石鱼曾说见临平”一句,引入了石鱼这一角色,它似乎见证了某个发生在临平的事件,为整个故事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大明一出群阴伏”一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大明”比喻为光明与正义的力量,暗示着当这种力量显现时,一切黑暗与邪恶都将被驱散。这不仅是对石鼓传说的一种解读,也蕴含了对光明终将战胜黑暗的信念。
最后一句“此鼓从今不复鸣”,则表达了对石鼓不再发声的感慨。或许,这不仅是对传说中石鼓声音消失的描述,也可能暗含着对过去美好时光不再的惋惜之情,或是对某种象征意义的消逝的哀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石鼓这一载体,巧妙地融合了传说、象征与情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思想。在字里行间,读者仿佛能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神秘氛围,以及对历史变迁、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覛土
洛居三十载,田事久生疏。
今日值农祥,荷锸出吾庐。
阳回散余冱,土膏脉发初。
活活野泉响,暧暧林光舒。
缅维少壮时,终垡力有馀。
于今双鬓改,未垦先踌躇。
欲省躬耕劳,又虑廪空虚。
先王省风土,布施遍里闾。
此政久已息,周览多荒芜。
安得还古昔,家家恒裕如。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