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欧 阳 全 真 改 秩 得 邑 欲 其 循 循 为 之 无 效 余 尤 宋 /曾 丰 铨 法 如 毛 动 见 绳 ,通 班 岁 许 几 人 登 。铜 章 未 有 路 能 脱 ,鹤 发 不 无 机 可 乘 。长 策 报 君 簪 祓 忌 ,短 檠 忘 本 简 编 憎 。相 期 循 吏 传 中 事 ,循 吏 传 中 无 所 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无(bù wú)的意思:不没有、有一些、不少
长策(cháng cè)的意思:指长远的计策或谋略。
短檠(duǎn qíng)的意思:指言辞短促、不周密。
鹤发(hè fà)的意思:指年老而头发依然黑白相间,像白鹤的羽毛一样。
简编(jiǎn biān)的意思:简化而成的编排或文字。
可乘(kě chéng)的意思:可以利用、可以乘机而行的机会
铨法(quán fǎ)的意思:指审判案件时,根据法律的规定进行公正、公平的裁决。
铜章(tóng zhāng)的意思:指官职的任命或授勋。
通班(tōng bān)的意思:通常指人们轮流担任某个职务或者轮流进行某项工作。
忘本(wàng běn)的意思:指一个人忘记了自己的本份和根基,不知恩图报,背离了道德准则。
未有(wèi yǒu)的意思:从未有过,以前没有过的事情。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无机(wú jī)的意思:没有条理、没有组织、没有秩序。
相期(xiāng qī)的意思:约定某个时间、地点见面。
循吏(xún lì)的意思:指忠诚、勤勉、廉洁的官员。
中事(zhōng shì)的意思:指中心事务、重要事情,也可指大事、要事。
无机可乘(wú jī kě chéng)的意思:指没有可以利用的机会或条件。
- 注释
- 铨法:选拔人才的方法。
绳:比喻标准或规则。
通班:常例,常规。
岁许:大约,估计。
登:晋升。
铜章:铜质官印,象征官职。
路能脱:能够摆脱困境。
鹤发:白发,指年老。
机可乘:机会可以把握。
长策:长远的策略。
簪韨:古代官员的冠冕和佩带,象征官位。
忌:忌讳,避免。
短檠:简陋的书桌,代指学习或工作环境。
忘本:忘记初心。
简编:书籍。
憎:厌恶。
相期:期待。
循吏传:记载循吏事迹的史书。
无所称:没有被显著记载。
- 翻译
- 选拔人才如同观察细微的毛发,每年有多少人能晋升到重要职位。
即使持有铜质官印的人也难以摆脱困境,但白发者并非没有机会翻盘。
长久以来的策略是避免触犯君王,即使面对简陋的书桌也要忘却对书籍的厌恶。
期待能在史书记载中留下循吏的事迹,然而现实中循吏的故事并无显著记载。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所作,题为《欧阳全真改秩得邑欲其循循为之无效余尤》。诗中表达了对官员欧阳全真晋升后期望他秉持循吏之道,但担心他未能实践的忧虑。诗人以“铨法如毛动见绳”比喻选拔官员的严格,而“通班岁许几人登”则暗示晋升不易。接着,“铜章未有路能脱,鹤发不无机可乘”暗指即使官职在手,也应避免投机取巧,保持清廉。诗人强调“长策报君簪韨忌,短檠忘本简编憎”,希望欧阳全真不忘读书人的本心,遵循简朴的治学原则。最后,诗人期待欧阳能在历史上留下循吏的佳话,但又担忧现实中循吏的美德难以得到充分记载,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忧虑和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烛影摇红.贺冯南淮
兰玉庭阶,秋风吹绿宜男草。
高堂拂晓绣帘开,庆事知多少。云外飞来青鸟。
报西池、瑶仙降早。金炉喷篆,宝蜡腾辉,祥烟缥缈。
醉倚蟠桃,洞天春色人难老。
屏间笑语簇钗金,膝下宫袍绕。更道莺迁近了。
看还朝、风光又好。版舆先路,宝马鸣珂,帝城春晓。
满江红.夜雨
夜永香残,疏檐外、潇潇寒雨。
正衣篝微润,罗裘无侣。
灯焰昏沉孤馆内,梨花寂寞重门里。
被斜风、吹折一天秋,敲窗纸。声点滴,铜壶水。
丝散乱,垂杨缕。尽欹眠无寐,屏山遍倚。
旅况暗惊南浦别,故人谩想西窗语。
况计程、芳草暗天涯,春归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