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渔夫舞·其三》
《渔夫舞·其三》全文
宋 / 史浩   形式: 词  词牌: 渔歌子

济涉还渠渔父子生涯只在烟波里。

练静忽然风又起。赢得底。吹来别浦桃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别浦(bié pǔ)的意思:指人们离开故乡、远离家乡,到陌生的地方生活和工作。

父子(fù zǐ)的意思:指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

忽然(hū rán)的意思:突然,意外地发生或出现

济涉(jì shè)的意思:指帮助、救助别人渡过困难或危险。

生涯(shēng yá)的意思:人的一生所从事的职业或事业。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烟波(yān bō)的意思:指水面上烟雾缭绕,波纹起伏的景象,形容水面景色美丽、宜人。

赢得(yíng de)的意思:获得胜利或成功

渔父(yú fǔ)的意思:渔夫、渔民

只在(zhī zài)的意思:只存在于;只发生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地点或情况下

翻译
打鱼的父亲和儿子从河边归来。
他们的生活完全沉浸在水波与烟雾之中。
注释
济涉:渡河。
渠:他们,指打鱼父子。
生涯:生活。
烟波:水面上的雾气,象征着水上生活。
练静:平静的水面。
忽然:突然。
赢得底:到底,究竟。
别浦:别的河流,此处指非他们日常捕鱼的地方。
桃李: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史浩的《渔父》系列中的一首,表达了诗人对渔父一家的景况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开篇“济涉还渠渔父子”,直接点出了主角色的身份和活动场所,渔父与其子在河流上下忙碌着生活。接下来,“生涯只在烟波里”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他们的生命轨迹仅限于那片朦胧的水面。

然而,诗人通过“练静忽然风又起”,传达了一种突发事件或内心情感的动荡,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描写,也可能暗示着渔父一家在平静生活中突然遭遇的挑战或困扰。紧接着,“赢得底”则是一种对抗和适应的体现,渔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似乎找到了面对风浪的一种方法或者心态。

最后,“吹来别浦看桃李”,诗人借助自然景物的转换,表达了渔父一家在经历了一番波折后,终于能够找到新的生活之地,去欣赏到那里的春色。这不仅是对外部环境的一种美好描绘,也象征着内心世界的平静与和谐。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渔父一家的生涯变化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在动荡中寻求静默、在困顿中追求生活之美的主题。

作者介绍
史浩

史浩
朝代:宋   字:直翁   号:真隐   籍贯:明州鄞县   生辰:1106年—1194年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猜你喜欢

送羽林领军陛见三首·其三

出身便作羽林儿,换取朝衣拜凤墀。

脱颖囊锥看此日,拔茅连茹正当时。

雪晴古驿高歌入,霜发新硎望气知。

想到南衙多胜事,御河冰泮问归期。

(0)

霍子西牛卒于富春挽诗三章·其一

讲席依山主也宾,虚堂吊影幻耶真。

身随广柳归南海,梦入华胥别富春。

伏枕题诗遗密友,盖棺勷事有门人。

何由识得先生面,云散长空月一轮。

(0)

李广文斗山谒选北行舟过大通赋诗留别并出丹霞题咏见示用韵赠行·其二

曾留丽句在丹霞,词客登临羡作家。

一去篮舆谁继轨,重来粉壁见笼纱。

程门剩有齐腰雪,潘县添栽满眼花。

雪后花前相忆否,春风何处不桑麻。

(0)

拟补春夜宴桃李园诗·其一

园林烟景快相亲,兄弟招欢自主宾。

银烛金樽长夜饮,夭桃秾李一家春。

盛年共惜同为客,明月从来不待人。

回首二毛搔渐短,不应辜负接䍦巾。

(0)

送徐铎愚归五羊兼柬城中诸子时值宾兴

东书还问锦江津,霜入枫林叶叶新。

秋草渡头归病客,槐花时节送閒人。

儿童颇怪诗囊重,造物多嫌古道真。

寄语郡城车盖地,不知谁念马卿贫。

(0)

寓锦石岩寄丹霞诸子·其二

一度移居一度新,寒梅花发锦岩春。

却缘久住成欣厌,不敢重来问主宾。

云水与君同浪迹,虚空嫌我著纤尘。

近来学得安身法,只对青山不见人。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