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捣药(dǎo yào)的意思:指胡乱瞎搅和,不按常理出牌,没有章法。
佛法(fó fǎ)的意思:佛教的教法和教义。
侯王(hòu wáng)的意思:指为王侯而奋斗、努力并最终成功。形容人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
久长(jiǔ cháng)的意思:长时间的,长久的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日华(rì huá)的意思:指太阳光辉,形容光彩耀眼,光辉灿烂。
若非(ruò fēi)的意思:如果不是;要不是
杉松(shān sōng)的意思:指人品高尚、言行正直,像杉木一样坚定不移。
诗名(shī míng)的意思:
善于作诗的名声。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石斧欲砍断诗手》:“ 杜甫 子 宗武 ,以诗示院兵曹,兵曹答以石斧一具,随使并诗还之。 宗武 曰:‘斧,父斤也。兵曹使我呈父加斤削也。’俄而院闻之,曰:‘悮矣。欲子砍断其手。此手若存,天下诗名又在 杜 家矣。。’” 金 元好问 《黄金行》:“人间不买诗名用,一片青衫 衡 霍 重。”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七八:“赖是摇鞭吟好句,流传乡里只诗名。”
随分(suí fēn)的意思:形容程度很高,非常之多
苔藓(tái xiǎn)的意思:形容事物长时间不被整理或照顾而显得陈旧、破败。
云气(yún qì)的意思:云气是指云彩的形态和气象变化,也用来比喻人们的言行举止。
- 注释
- 佛法:佛教的教义和修行。
随分:随意,不拘泥于形式。
谒:拜见,拜访。
侯王:古代的诸侯或国王。
洗盂:清洗药盂。
秋涧:秋天的山涧。
日华:阳光的光辉。
捣药:研磨草药。
苔藓:生长在阴湿处的绿色植物。
叠石:堆积在石头上的苔藓。
杉松:常绿乔木,象征长寿。
空墙:空旷的墙壁。
火岳:比喻清净无染的地方,像火山上没有尘埃。
□□地:此处原文有缺失,可能是形容词或短语。
吾师:指代尊敬的老师。
久长:长久居住。
- 翻译
- 谁能继续发扬佛法,未曾听说有人随意拜会权贵。
在秋天的山涧边洗净药盂,夜晚药香从堂屋飘出。
青苔覆盖石头,杂乱无章,杉松的浓密树影穿过空荡的墙壁。
如果不是这清净之地,怎能容许我的老师长久居住。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正己所作,名为《赠蕴上人》。诗中流露出对佛法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于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
"佛法诗名谁更继,未闻随分谒侯王。"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佛法传承的好奇与不解,似乎在寻觅佛法的真谛,但又感到困惑,因为并没有听到过哪位高僧能够真正领悟其深义。
接下来的两句 "洗盂秋涧日华动,捣药夜堂云气香。" 描述了一幅静谧的寺庙生活画面。秋天的溪流清澈见底,太阳照耀使水波闪烁;夜晚时分,在安静的佛堂中捣制药材,空气中弥漫着淡雅的香气。
"苔藓乱青封叠石,杉松浓影过空墙。" 这两句描写了寺庙周围环境的生机勃勃和幽静。苔藓在古老的石头上蔓延,杉树的浓郁阴影投射在空旷的院墙之上。
最后两句 "若非火岳□□地,那得吾师住久长。" 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圣地的向往和对其导师长期居留此地的愿望。这里的“火岳”可能指的是某个著名的佛教圣地,而空白处应是形容该地之美好,但因字迹模糊,难以断定。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佛法和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宁静生活环境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睡后茶兴忆杨同州
昨晚饮太多,嵬峨连宵醉。
今朝餐又饱,烂熳移时睡。
睡足摩挲眼,眼前无一事。
信脚绕池行,偶然得幽致。
婆娑绿阴树,斑駮青苔地。
此处置绳床,傍边洗茶器。
白瓷瓯甚洁,红炉炭方炽。
沫下曲尘香,花浮鱼眼沸。
盛来有佳色,咽罢馀芳气。
不见杨慕巢,谁人知此味。
饱食闲坐
红粒陆浑稻,白鳞伊水鲂。
庖童呼我食,饭热鱼鲜香。
箸箸适我口,匙匙充我肠。
八珍与五鼎,无复心思量。
扪腹起盥漱,下阶振衣裳。
绕庭行数匝,却上檐下床。
箕踞拥裘坐,半身在日旸。
可怜饱暖味,谁肯来同尝。
是岁太和八,兵销时渐康。
朝廷重经术,草泽搜贤良。
尧舜求理切,夔龙启沃忙。
怀才抱智者,无不走遑遑。
唯此不才叟,顽慵恋洛阳。
饱食不出门,闲坐不下堂。
子弟多寂寞,僮仆少精光。
衣食虽充给,神意不扬扬。
为尔谋则短,为吾谋甚长。
春日田园杂兴
老我无心出市朝,东风林壑自逍遥。
一犁好雨秧初种,几道寒泉药旋浇。
放犊晓登云外垄,听莺时立柳边桥。
池塘见说生新草,已许吟魂入梦招。
晚兴
白布裙襦退士装,短篱幽径独相羊。
莎根蟋蟀催秋候,稗穗蜻蜓立晚凉。
屈子所悲人尽醉,郦生常谓我非狂。
知心赖有青天在,又炷中庭一夕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