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崔 绵 谷 共 赋 亭 次 韵 宋 /洪 咨 夔 风 度 崔 秋 浦 ,声 名 郑 子 真 。为 便 官 事 少 ,不 厌 客 来 频 。竹 裹 觥 筹 密 ,花 边 屐 齿 新 。拍 栏 谁 得 句 ,唤 起 主 林 神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便官(biàn guān)的意思:指权力独揽、专横跋扈的官员。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得句(de jù)的意思:得到了教训或教益。
风度(fēng dù)的意思:指人的仪态和风采,表示人的举止文雅、得体。
觥筹(gōng chóu)的意思:觥筹指酒杯和酒杯之间的竹签,用来表示宴会上主人或宾客举杯敬酒的行为。这个成语引申为人们举杯祝贺、庆祝或敬酒的意思。
官事(guān shì)的意思:官方事务、政府事务
花边(huā biān)的意思:指事物表面上的装饰或附加部分,与主要内容相比较,具有次要性或不重要的性质。
唤起(huàn qǐ)的意思:唤醒、引起、激发
屐齿(jī chǐ)的意思:形容走路时脚步轻盈,如屐齿般声音微小。
秋浦(qiū pǔ)的意思:指秋天的湖泊或河流,也用来形容秋天的景色。
声名(shēng míng)的意思:指名声、声誉。
子真(zǐ zhēn)的意思:真实可信、诚实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所作的《崔绵谷共赋亭次韵》。诗中,诗人以崔秋浦和郑子真两位历史人物为典故,赞扬了崔绵谷的风度与声名,暗示他像古代隐士般清高,因为政务不多,所以他乐于接待频繁来访的宾客。在竹林深处,他们举杯畅饮,行走在新开的花朵旁边,显得情趣盎然。最后两句,诗人想象有人在拍打栏杆吟诗,试图唤醒亭子周围的自然之灵,营造出一种文人雅集、与自然对话的意境。整体上,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闲适而高雅的文人聚会画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风采的赞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