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有感》
《有感》全文
清 / 赖世观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世衰已道微,风俗自今非。

郁郁向谁诉,斯民叹靡依。

避秦无地惆怅所归

徙倚西城下,孤踪落晖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避秦(bì qín)的意思:避开像秦朝那样的暴政或者强大的对手。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风俗(fēng sú)的意思:指一定地区或群体长期形成的社会习俗和风尚。

孤踪(gū zōng)的意思:独自行走,无人陪伴。

落晖(luò huī)的意思:太阳落下山头,天色渐暗。

斯民(sī mín)的意思:指人民,民众。

所归(suǒ guī)的意思:指属于、归属于。

无地(wú dì)的意思:没有地方站脚、无处容身。

徙倚(xǐ yǐ)的意思:倚靠、依赖。

郁郁(yù yù)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或心情忧郁

鉴赏

这首诗《有感》由清代诗人赖世观创作,通过深沉的笔触描绘了社会风气衰败、民不聊生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切忧虑与感慨。

首句“世衰已道微”开篇点题,直接揭示了社会风气的衰败,暗示了道德标准的模糊和消失。接着,“风俗自今非”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变化的不可逆性,暗示了传统价值观的丧失。诗人以“郁郁向谁诉”表达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感叹于斯民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找不到依靠,生活陷入困境。

“避秦复无地”,借用典故,暗指人们在逃避苦难时也无处可去,形象地描绘了社会环境的恶劣与绝望。紧接着,“惆怅焉所归”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出路的迷茫与困惑,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深深忧虑。

最后两句“徙倚西城下,孤踪吊落晖”,以景结情,描绘了一幅孤独者在夕阳下徘徊的画面,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是对整个社会境况的隐喻。诗人通过这一形象,寄托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与哀叹,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的无力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洞察和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和人文关怀精神。

作者介绍

赖世观
朝代:清

赖世观(1857~1918),字士仰,号东莱。清嘉义县人。光绪三年(1877)取中台湾府学生员,光绪五年(1879)补廪生。光绪十年(1884),法军侵台,奉命协理嘉义团练总局事宜。光绪十二年(1886)协力缉贼有功,奖赏五品职衔。大正四年(1915)西来庵事件,保障良民有功。晚年多隐居,并行义举,助印《四圣真经》、《城隍明道经》、《湄洲慈济经》等千馀卷善书,赠人诵读,并经常买雀放生。著有《赖士仰广文笔记》、《诸罗漫谈》、《东莱诗文集》、《乙未嘉城沦陷记》等,惜多不传,今仅得见其诗文各数篇。
猜你喜欢

乙丑秋七月奉命册封琉球旋擢右赞善纪恩·其二

头衔竟许冠群仙,一品还叨赐服鲜。

恋阙仍依天尺五,乘槎直指水三千。

贻来珠玉多新咏,梦到蓬莱亦夙缘。

犹有支机堪乞否,君平早已识张骞。

(0)

晚归丛堰山庄

暝蛙喧涧潦,清月上林扉。

竹径无人候,萝风送我归。

吟声低入户,昏影淡生衣。

坐觉山庐好,澄怀验道机。

(0)

浩叹

后夔不复起,希声委涂泥。

中间有作者,抱独无由知。

靡靡世所好,师延乃出奇。

子野琴何在,何不撞头为。

清商与浊徵,正声犹曰宜。

沐猴而冠佩,流传亦至斯。

始知玉石故杂糅,不可矫矫求异时。

作诗但令老妪识,典诰大语勿相师。

(0)

晚步

出门看斜阳,忽已上高树。

携手同心欢,城隅散轻步。

秋风一夕来,衣袂改轻素。

木叶脱何迟,芳草色非故。

悠悠远水明,霭霭苍烟暮。

牧晚笛归村,渔寒镫隐渡。

登高畅幽怀,感逝戚内顾。

新欢不在眼,陈人复谁慕。

存悲思浩歌,念别感征路。

辽天廓无边,惟有寒鸦去。

(0)

寄周澹岩幽居

径仄少人过,萧萧生薜萝。

青山当户远,黄叶闭门多。

阮籍惟宜酒,陶潜许放歌。

科头倚秋树,幽梦正婆娑。

(0)

晓发紫荆关

曙角散边声,重关俯杳冥。

雁群低砦墨,马色接天青。

日驭回西极,云开见北庭。

九京松柏树,萧飒不堪听。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