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飞屋且发,帆快樯已摧。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江 上 遇 疾 风 唐 /张 九 龄 疾 风 江 上 起 ,鼓 怒 扬 烟 埃 。白 昼 晦 如 夕 ,洪 涛 声 若 雷 。投 林 鸟 铩 羽 ,入 浦 鱼 曝 鳃 。瓦 飞 屋 且 发 ,帆 快 樯 已 摧 。不 知 天 地 气 ,何 为 此 喧 豗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昼(bái zhòu)的意思:白天、日间
地气(dì qì)的意思:指某个地方的气候、环境、特点等。
飞屋(fēi wū)的意思:比喻房屋轻盈飞扬,形容建筑物高大雄伟。
鼓怒(gǔ nù)的意思:激怒、激起愤怒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洪涛(hóng tāo)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洪水。
疾风(jí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迅猛,速度极快。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曝鳃(pù sāi)的意思:曝鳃指的是鱼被晒干了鳃,比喻人没有了生命力或者精神不振。
铩羽(shā yǔ)的意思:指羽毛被打掉,比喻失败或受挫。
涛声(tāo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如波涛般汹涌澎湃的声音。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投林(tóu lín)的意思:指投靠敌对势力或敌对国家,背叛自己的国家或团体。
为此(wèi cǐ)的意思:为了这个目的;因为这个原因
喧豗(xuān huī)的意思:喧闹吵杂的声音和动作。
烟埃(yān āi)的意思:指非常细小的灰尘或物质。
昼晦(zhòu huì)的意思:形容白天变得昏暗,失去光明。
- 注释
- 疾风:猛烈的风。
江上:江面上。
起:兴起。
鼓怒:形容风势强烈,如同擂鼓般怒吼。
扬烟埃:激起烟尘。
白昼:白天。
晦如夕:昏暗得如同夜晚。
洪涛:巨大的波浪。
声若雷:声音响亮如同雷鸣。
投林:飞入树林。
鸟铩羽:鸟儿被迫折断翅膀。
入浦:进入河口。
鱼曝鳃:鱼的鳃盖暴露在外,形容受到冲击或惊扰。
瓦飞:屋瓦被风吹飞。
屋且发:房屋仿佛要拔地而起,形容风力之大。
帆快:帆船快速行驶。
樯已摧:桅杆已被风摧折。
天地气:天地间的气候、力量。
何为:为什么。
此:这样。
喧豗:形容声音喧闹、激荡。
- 翻译
- 狂风在江面上骤然兴起,激荡起烟尘,怒吼翻腾。
白日如同夜晚般昏暗,巨大的波涛声震撼如雷鸣。
飞鸟被迫折翼坠入林中,游鱼被冲至河口,鳃盖暴露于外。
屋瓦被风刮飞,房屋仿佛要拔地而起,帆船虽快速行驶,桅杆却已被摧折。
难以理解这天地间的气力,为何如此喧闹激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疾风骤雨袭来时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动乱场面的生动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气势。
“疾风江上起,鼓怒扬烟埃。”开篇即以疾风为主,风起于江面,如同战鼓一般,激荡着水波,扬起尘土,形成烟雾般的景象,显示出天地间的动荡气氛。
“白昼晦如夕,洪涛声若雷。”接着描写了风雨交加中的光线变化,原本明亮的白日变得阴暗,如同傍晚一般;而水势汹涌的声音宛如雷鸣,强调了狂风暴雨的威力。
“投林鸟铩羽,入浦鱼曝鳃。”在这场自然界的动乱中,小动物们也受到了惊吓,鸟儿仓皇地投向树林,其羽毛被风雨所扰;而鱼儿则逃到水潭之中,以求避难。
“瓦飞屋且发,帆快樯已摧。”疾风不仅影响了自然界,也对人间带来了破坏,房顶的瓦片随风而去,房屋也在风力作用下开始损毁;船帆因风太急而快速地撕裂,船桅(即帆柱)也已被摧毁。
“不知天地气,何为此喧豗。”诗人在这场面前表现出一种困惑和震惊,不解天地之气为何会如此汹涌澎湃,造成这样一番混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将自然界的一次风暴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来者之日歌
来者之日还如昨,今我云胡而不乐。
去者之日一如今,徘徊今昔伤忧心。
东风吹柳鹅黄垂,千条映水摇修眉。
一片轻飘坠秋水,叶叶零零飞不起。
还丹空炼素银芽,老聃西度函关?。
?生倏忽如朝霜,春日不长冬夜长。
行人攀折莫长叹,豹?留皮王彦章。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