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同 成 父 过 章 泉 用 前 韵 示 之 宋 /赵 蕃 频 年 尽 室 依 此 行 ,意 谢 侏 儒 奉 囊 粟 。今 当 舍 竹 去 作 吏 ,竹 为 嘿 嘿 如 抱 辱 。嗟 我 作 吏 岂 俗 徒 ,虽 非 计 然 念 则 熟 。如 闻 西 江 之 水 深 无 底 ,可 以 濯 缨 仍 濯 足 。昔 人 一 为 功 名 误 ,置 碑 且 虑 变 陵 谷 。那 知 立 名 自 有 道 ,未 妨 痛 饮 离 骚 读 。人 生 于 世 譬 于 味 ,马 肝 不 食 宁 非 肉 。弟 当 进 德 使 有 闻 ,兄 亦 自 期 无 碌 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食(bù shí)的意思:指不适合居住或生存的地方。
非计(fēi jì)的意思:不计较,不计较得失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嘿嘿(hēi hēi)的意思:表示笑声或者调侃的口头语,有时也用于表达不屑或者轻视。
进德(jìn dé)的意思:指人们通过学习、修身养性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品德。
尽室(jìn shì)的意思:尽快、尽量地做某事,不遗余力地完成某项任务。
可以(kě yǐ)的意思:表示事物具有某种能力或条件,可以实现某种行为或达到某种目的。
离骚(lí sāo)的意思:指离散、离别之愁。
立名(lì míng)的意思:获得声誉或名望。
陵谷(líng gǔ)的意思:指山陵和山谷,泛指高低不平的地形。
碌碌(lù lù)的意思:平凡、普通、无所作为
虑变(lǜ biàn)的意思:指在考虑问题时要预见到变化,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马肝(mǎ gān)的意思:形容人心胆小怕事。
譬于(pì yú)的意思:类似于,比喻为
频年(pín nián)的意思:频繁地、屡次地、连年地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濯足(zhuó zú)的意思:指洗净脚足,泛指放松休息,解除疲劳。
濯缨(zhuó yīng)的意思:濯缨是一个古代军事用语,指的是洗净战马的缰绳。引申为整顿军队,准备战斗。
俗徒(sú tú)的意思:指行为举止粗俗、庸俗的人。
痛饮(tòng yǐn)的意思:痛快地畅饮酒,形容豪情壮志或畅快淋漓的饮酒。
未妨(wèi fáng)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或行为没有什么妨碍,可以不必担心或介意。
无底(wú dǐ)的意思:没有底部,没有底线。
昔人(xī rén)的意思:过去的人,古代人
西江(xī jiāng)的意思:指西江地区,泛指中国南方的广西、广东地区。
有道(yǒu dào)的意思:有正确的道理或方法。
侏儒(zhū rú)的意思:指身材矮小、短小精悍的人。
自期(zì qī)的意思:自愿承担期限或责任
作吏(zuò lì)的意思:指担任官吏或从事官僚职务。
- 翻译
- 多年来全家依靠这竹林生活,心意上感激侏儒般的微薄资助。
如今我打算离开竹林去做官,竹子却沉默无声仿佛在承受屈辱。
哀叹我做官怎能算是庸俗之人,虽然不是刻意追求,但考虑得也很周详。
听说西江水深不可测,既能洗涤冠缨,也能洗净双脚。
古人因追求功名而误入歧途,连墓碑都担心会因世事变迁而被遗忘。
谁曾想树立名声自有其法则,不妨痛快地阅读《离骚》以求解脱。
人生在世就像品味食物,不吃马肝难道就不是吃肉吗?
弟弟应当努力提升品德让世人知晓,哥哥也期待自己能有所作为,不致庸碌一生。
- 注释
- 频年:多年。
侏儒:身材矮小的人,这里比喻微薄的资助。
嘿嘿:形容沉默无声。
濯缨:清洗冠缨,象征洗去尘埃。
陵谷:山陵变为山谷,比喻世事变迁。
离骚:古代诗歌,屈原的作品,象征高洁的志向。
马肝:古代美食,此处比喻珍贵或难以得到的事物。
进德:增进品德。
碌碌:平庸无为的样子。
- 鉴赏
赵蕃的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复杂情感和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追求。首句“频年尽室依此竹”描绘了诗人过去与家人在简朴生活中对竹子的依赖,竹象征着清贫生活的坚守。接下来,“意谢侏儒奉囊粟”暗指诗人不愿接受微薄的俸禄,显示出其高尚的节操。
“今当舍竹去作吏”表明诗人即将踏入仕途,但内心充满矛盾,因为“竹为嘿嘿如抱辱”,暗示他对官场可能带来的屈辱有所顾虑。然而,他自我安慰说:“嗟我作吏岂俗徒”,表示自己并非只为世俗功名,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追求。
“如闻西江之水深无底,可以濯缨仍濯足”运用比喻,表达出诗人希望在官场上保持清白,如同洗涤污垢,洗净尘埃。他还以古人因追求功名而陷入困境为例,提醒自己要谨慎行事,以免重蹈覆辙。
最后两句“人生于世譬如于味,马肝不食宁非肉”运用饮食的比喻,说明人生选择应有取舍,即使放弃某些看似重要的东西(如官位),也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诗人鼓励弟弟努力提升品德,自己也期望能摆脱庸碌,有所作为。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仕途的深思熟虑和个人修养的坚持,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崔象之过西轩以诗见贶依韵答赋
春阳入我圃,窗户弄喧景。
幽池明可鉴,翠竹列如屏。
折枯呈紫茎,掊坟见红颖。
端居阅时序,人事谢参省。
生才不济世,不如守闾井。
聊慕庄氏说,处阴以休影。
兴来读我书,兴尽煮吾茗。
崔侯乃同好,每见辄自警。
守道心常晏,感时叹屡永。
边隅事未宁,豪俊当驰骋。
西麾覆妖巢,北指断凶颈。
既非二者任,且复安吾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