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播告(bō gào)的意思:宣布、宣告。
蹉跎(cuō tuó)的意思:指浪费时间、虚度光阴。
藩臣(fān chén)的意思:指在封建社会中依附于君主的地方官员。
河北(hé běi)的意思:指人或事物之间的距离很远。
介鳞(jiè lín)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众多,密集如鳞片。
可惜(kě xī)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或事物感到遗憾、惋惜。
青社(qīng shè)的意思:指青年学生组织,特指青年社会团体或组织。
山东(shān dōng)的意思:形容人勇敢、刚强,也用来形容事物坚固、稳定。
圣恩(shèng ēn)的意思:指上天赐予的恩惠或帮助。
丝纶(sī lún)的意思:形容文笔纤细娴熟,诗文细腻动人。
晚节(wǎn jié)的意思:指人在晚年仍然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举止。
响附(xiǎng fù)的意思:指人们对权势、势力的依附和追随。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招怀(zhāo huái)的意思:招收人才,吸引人心
- 翻译
- 尧帝的教诲广为流传,穿上汉人的衣冠改变龙鳞般的傲骨。
羞于在黑山做敌军将领,甘愿作为王的屏藩,忠诚尽职。
招抚河北前来归降的人,响应山东听候诏令的人们。
可惜晚年因犹豫而错过时机,但圣明的恩典仍允许他在庙中被尊奉为神灵。
- 注释
- 尧言:尧帝的教诲。
丝纶:比喻帝王的命令或教诲。
介鳞:古代比喻人的高傲、不屈。
黑山:可能指战争之地,具体历史背景不明。
俾:使,让。
青社:古代祭祀土地的场所,这里代指王的领土。
蹉跎:耽误,错过。
隳:毁坏,衰败。
庙为神:在庙中被尊奉为神灵。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耄志十首·其八》。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古代圣君尧的赞颂,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和对当时政治现实的反思。
“尧言播告几丝纶”一句,以尧为代表的上古圣王,以其高尚的道德影响天下,如同细微的纤维逐渐编织成文明的网。"服汉衣冠易介鳞"则写尧之臣民,穿着汉代的衣冠,外表光鲜却内心坚硬如甲胄。
接下来的“羞战黑山为虏将”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往历史的反思,"俾王青社备藩臣"则是对历史上某些君主和其辅佐之人的怀念,他们像守护边疆的忠诚臣子一样。
“招怀河北来降者”表明对失去之地的召回之意,"响附山东听诏人"则是希望那些曾经背离的人能重新归顺,听从圣明君主的教诲。
最后,“可惜蹉跎隳晚节”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社会状况的不满和失望,感觉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圣恩尚许庙为神"则是希望即使是在庙堂之中,也能感受到先贤遗风,保持一份敬畏之心。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圣君的怀念和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中的种种不如意的哀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